缩略图

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作者

朱卉

清原满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省抚顺市 113300

摘要:道路路基路面作为道路结构的核心部分,其施工质量优劣不仅关系到道路的初期使用性能,更决定了道路在长期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施工过程中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容易引发路基沉降、路面裂缝、坑洼不平等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深入研究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要点并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要点;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道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路基作为道路的支撑结构,其施工质量决定了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路面则是直接与车辆接触的部分,其平整度和耐磨性对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在道路建设中必须严格控制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确保道路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一、道路路基路面施工的要点分析

其一,路基施工,基底处理极为关键,需彻底清除杂物与软弱土层,确保基底坚实稳定,同时严格控制填土压实度,分层填土并精准控制每层厚度与压实参数,防止路基沉降不均。其二,路面基层施工,原材料质量把控是基础,按设计配合比精准配料,搅拌均匀后摊铺平整,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保障基层强度与平整度。其三,路面面层施工,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面层要注重温度、坍落度等工艺参数控制,摊铺时保持连续、均匀,振捣密实以消除气泡与空隙,严格控制平整度与厚度,还要做好接缝处理,防止雨水下渗破坏路面结构,各环节层层递进,共同铸就高品质道路。

二、道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路基压实度不足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碾压设备选用不当,如压路机吨位不符合要求,导致对填土的压实效果不佳。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碾压遍数不够、碾压速度过快或未能按照规定的压实工艺进行操作,使得路基土体之间的空隙未能有效减少。填土材料的含水量控制不准确,过湿或过干都会影响压实度。压实度不足会使路基承载能力下降,在后期道路使用中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引发路面开裂、坑洼等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

(二)路面裂缝问题

路面裂缝严重影响道路质量和使用寿命,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受力不均而产生裂缝,路基施工时若未处理好软弱地基或压实度差异过大,在路面长期承受车辆荷载后就会反映出裂缝。路面材料质量不过关也会引发裂缝,沥青混凝土中沥青的质量、配合比不合理,水泥混凝土的水泥标号、骨料级配等不符合要求,导致路面材料的强度、韧性不足。在高温时路面膨胀,低温时收缩,伸缩缝设置不合理或路面材料抗温变能力差,就容易产生温缩裂缝,裂缝一旦形成会加速路面的损坏,降低道路的耐久性。

三、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

在采购环节选择信誉良好、资质合格的供应商,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对于路基填土,需检测其土质类型、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确保符合设计要求,避免使用淤泥、腐殖土等不良土质。对于路面使用的水泥、沥青、砂石料等,要检查水泥的强度等级、安定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砂石料的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参数。在原材料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其受到污染或变质。如水泥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避免受潮结块影响其性能;沥青应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储存,防止老化。

(二)加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做好基底处理工作,彻底清除基底范围内的杂草、树根、淤泥等杂物,并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可采用换填法、强夯法、灰土挤密桩等方法,提高基底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填土施工时,严格控制填土厚度,一般每层填土厚度不宜超过30cm,按照规定的压实度标准进行分层碾压,压实机械可根据填土类型和工程要求合理选择,如轻型压路机用于初压,重型压路机用于复压和终压,确保路基压实度均匀且符合设计要求。要注意控制填土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时应进行翻晒,过低则需洒水湿润,使填土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碾压,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三)注重路面基层施工工艺优化

在基层混合料配比设计方面,应根据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设计,通过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等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确保基层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在混合料搅拌过程中,要保证搅拌设备性能良好,严格按照配合比准确计量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搅拌时间应充足,使混合料搅拌均匀,无离析现象。摊铺时采用先进的摊铺机进行作业,控制好摊铺速度、厚度和平整度,确保基层摊铺均匀连续。碾压过程中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合理确定碾压遍数和碾压顺序,使基层压实度达到设计标准。做好基层的养护工作,在基层碾压完成后及时洒水养护,保持基层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四)强化路面面层施工过程管理

对于沥青路面,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沥青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以及混合料的出厂温度,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和易性和稳定性。运输过程中,采用覆盖保温措施,防止沥青混合料温度散失过快,影响摊铺和碾压效果。摊铺时,根据路面宽度和摊铺机性能合理确定摊铺宽度和厚度,保证摊铺的平整度和均匀性,同时控制好摊铺机的振捣频率和熨平板的温度,使沥青混合料充分压实、平整。碾压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及时进行,初压采用轻型压路机静压,复压采用重型压路机振压,终压采用轻型压路机静压消除轮迹,确保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与监督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和先进的检测设备,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对路基路面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测。对路基的压实度、弯沉值进行检测,对路面基层的强度、平整度进行检测,对路面面层的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抗滑性能等进行检测,检测频率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建立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施工人员是否按照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对因质量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结束语

总之,道路路基路面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其要点贯穿于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路基的基础处理到路面面层的最终成型,每一步都关乎整体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参与方应高度重视施工要点,切实落实质量控制措施,以打造出高质量的道路工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交通基础设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与物流运输需求,同时也为后续道路工程建设积累宝贵的经验与借鉴范例,推动整个道路建设行业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祥.道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4):73-75.

[2]陈祥.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1):101-103.

[3]陈武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21,(12):181-182.

[4]孟瑶,李雨泽.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初探[J].黑龙江科学,2021,12(16):142-143.

[5]王崇武.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2):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