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车间手消毒剂杀菌效果的评价
荣振利
安徽省东昕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 目的:评价安徽省东昕食品有限公司洁净车间使用的三种手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为洁净车间操作人员手消毒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1.2.6消毒剂对手消毒现场试验,比较三种不同杀菌成分的手消毒剂杀菌效果。结果:以0.30%葡萄糖酸氯己定和55%乙醇为主要成分的手消毒液Ⅰ对手部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达到99.8%,以0.20%三氯生和60%乙醇为主要成分的手消毒凝胶Ⅱ对手部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达到99.2%,以0.1%氯化季铵盐为主要成分的免洗手消毒泡沫Ⅲ对手部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达到92.5%。结论:三种手消毒剂均达到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消毒效果可靠,且有持续抑菌作用,洁净车间可使用不同杀菌成分的手消毒剂以减少细菌的耐药性。
[关键词] 手消毒剂;洁净车间;杀菌率
食品加工企业员工手部消毒,对提高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生产人员的手部与食品的接触非常多,是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在分割线上工作、搬运肉类还是包装,工人们都有可能把手放在任何地方,手部皮肤上存在的细菌无论从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较身体其他部位要多,所以在进入生产车间必须进行手部消毒。本文对安徽省东昕食品有限公司洁净车间使用的三种手消毒剂进行了现场消毒效果试验,比较三种手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旨在为洁净生产车间选用有效的手消毒剂提供支持。
1 材料
1.1 消毒剂
Ⅰ手消毒剂:亿人安®免洗手消毒液,以0.30%葡萄糖酸氯己定和55%乙醇为主要成分,同时添加甘油、薄荷素油等植物护肤成分;Ⅱ手消毒剂:利康德免洗手消毒凝胶,以0.20%三氯生和60%乙醇为主要成分;Ⅲ手消毒剂:羽衣士®免洗手消毒泡沫,以0.1%氯化季铵盐为主要成分。
1.2 试验器材
无菌棉拭、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振荡混合器、吸管、试管、平皿若干、电热恒温恒湿培养箱、菌落计数器;0.1%硫代硫酸钠、0.3%卵磷脂、3.0%吐温80PBS中和剂。
2 方法
2.1 试验步骤
在安徽省东昕食品有限公司洁净车间生产现场,随机选定包装工人作为受试者,每种手消毒剂的受试者为30人。消毒前,在受试者双手相互充分搓擦后,让受试者左手指并拢,用无菌棉拭在含10ml中和剂试管中浸湿,于管壁上挤干后,在五指屈面指尖至指根,往返涂擦两遍,每涂擦一遍,将棉拭转动一次。采样后,以无菌操作方式将棉拭采样端剪入中和剂试管内,作为阳性对照组样本。使用三种消毒剂对员工双手进行消毒,作用时间为1min,消毒后阳性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对受试者右手上残留的自然菌采样一次,作为试验组样本。在消毒后的0.5h、1h分别对员工手部进行采样。分别取各组样本各1mL,使用TSA以琼脂倾注法接种平皿,每个样本接种2个平皿,放37℃恒温箱中培养48h,观察最终结果。
2.2 结果计算
计数平板菌落数,杀菌率=1-(残存菌数/总菌数)×100%
2.3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
3 结果
以0.30%葡萄糖酸氯己定和55%乙醇为主要成分的Ⅰ手消毒剂对手部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达到99.8%,以0.20%三氯生和60%乙醇为主要成分的Ⅱ手消毒剂对手部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达到99.2%,以0.1%氯化季铵盐为主要成分的Ⅲ手消毒剂对手部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达到92.5%,三种手消毒剂消毒效果均合格,达到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随着消毒后时间的延长员工手部菌落数逐渐增加,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三种手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持续抑菌效果差异性不显著(P>0.05),见表1。
4 结论
本文对我公司洁净生产车间使用的三种手消毒剂杀菌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Ⅰ、Ⅱ、Ⅲ三种手消毒剂,用于洁净车间生产人员手消毒,作用1min对手部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均达到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消毒效果可靠。由于Ⅰ、Ⅱ两种手消毒剂含有高浓度的乙醇,使用时速干效果较好;其中,Ⅰ手消毒剂还含有植物护肤成分,使用后手部干爽、滋润;Ⅲ手消毒剂不含乙醇,使用时无速干效果;三种手消毒剂在洁净车间使用频率为Ⅰ>Ⅱ>Ⅲ。
洁净车间员工手部消毒,应选择杀菌效果好、抑菌时间长,对皮肤、环境友好的手消毒剂,且在生产过程中应使用含不同杀菌成分的消毒剂以减少车间微生物的抗药性[1]。
参考文献
[1] 毛鑫亮,许兆军,朱梦雅.细菌对消毒剂耐药的机制及交叉耐药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2,(26):128-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