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策略

作者

李静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二中校区 宁夏吴忠 751999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视性、趣味性,对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以更好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从意义和实践策略两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期望能为广大生物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生物;教学实践

新时代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此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重点创新教学手段,重构课堂教学样态。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为学生搭建自主、深度学习的平台,助力学生学好生物的同时,使其学会“学”“用”生物,真正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质效,进而打造真正意义的高品质生物课堂。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生物教师能够直观地展示抽象的生物知识,也可以利用虚拟实验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复杂的生物实验,这就满足学生生物学习的实际需求,自然可以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及学习兴趣[1]。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大部分初中生都缺乏自主进行生物学习的能力,这就导致他们在课下脱离教师独立学习时,不知道该如何做,影响其整体学习的质量。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取得理想自学效果的同时,自主梳理学习生物的方法和步骤,进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

(三)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生物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当前,不少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习惯记忆知识,而不是运用知识,这就使他们缺乏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教学的融合,教师会利用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探索知识和运用知识,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知识构建效果,还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3]。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在生物教学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中探索生物知识。这不仅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构建,还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以“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一课为例,教师利用动画软件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人体消化与吸收系统的动画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人体进食后消化与吸收的这个过程,由此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等知识。在这样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效果极好,同时获得良好生物学习体验,使其更积极参与日后生物学习活动中。

(二)微课辅助课堂导学

微课是一种利用精短视频引导学生针对性学习的教学手段,其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针对性学习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效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让学生通过课前有效学习来初步了解课程内容,使其做好课上深度学习的准备。

以“人体的血液循环”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制作一个展示人体血液循环详细过程的微课视频。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课,不仅了解人体整个血液循环过程,还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及它们各自结构、功能等,以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这样学生通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后,课上就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自学情况,并由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自学情况组织实验活动、讨论活动、应用活动等,使学生更全面理解新课内容。最后,在课堂结尾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绘制这节课的思维导图,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梳理与完善。可见,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微课导学手段在生物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践行先学后教的理念,对学生知识构建与运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整个实验过程,更好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有效发展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与实操能力。在过去生物实验教学中,受到教学条件、教学时间不足的影响,教师一般是采取讲解式方式,或是采取实验演示方式,导致学生很少亲自参与实验中,这不仅影响学生实验学习兴趣,也无法保证学生实验学习效率。对此,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尝试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以此解决以往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更好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

另外,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时,其优势比较突出,一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可控且资源丰富的环境,让学生主动、顺利开展实验。二是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生物实验时,可以借助模拟软件进行实验操作,更好调控变量、观察结果和记录数据等,这些对学生实验效果的提升极具意义。三是虚拟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不断犯错与改正的机会,对学生实验水平的提升极具意义。

例如,在学生探究发酵技术的过程中,就可以在虚拟实验室的辅助下探究发酵的过程。具体来说,学生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模拟乳酸菌饮料的制作过程,以此自主弄清楚发酵的具体过程,酵母菌、细菌于发酵中起到的作用。若学生兴趣浓厚的情况下,还可以在虚拟实验中进行自主变量的调整。如在开展面包发酵实验中,学生通过对温度的不断调整,能够结合酵母菌的具体变化,感受面包的具体口感,由此了解不同变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虚拟实验室探究发酵技术在工业中的运用及效果,更全面了解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相较于传统的实验方式,这种现代化实验方式更具有引领学生高效学习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其核心作用是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探究生物知识,对学生生物自学能力、实践运用能力、科学素养的提升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日后生物课上,教师应继续结合学生的生物表现及效果,探索更多可行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策略,以更好提升生物教学效果,推动生物学科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永勤,王辉,赵丽娜,等.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整 合[J].中学生物教学,2018(18):41- 43.

[2]李来续.信息技术让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更有活力[J].天津教育, 2022(14):55- 57.

[3]李英.浅议虚拟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前景研究[J].数理 化解题研究,2023(08):140-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