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
杨素菊
重庆酉阳酉酬镇中心小学校 重庆酉阳 409809
摘要:为了解决班级管理中师生关系不和谐、班级活动形式单一以及班级管理效果差等问题,本文主要对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建立畅通的师生沟通机制,搭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管理,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提高边界意识,推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等有效策略,以期望能为今后有关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有所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思想观念的转化以及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班主任与学生直观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成为了班主任重点研究的问题。在日常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多关心、了解以及尊重学生,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构建长效的师生沟通机制,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搭建桥梁
了解学生是管理学生的基础。班主任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可以高效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沟通是了解学生非常重要的方式。因此,班主任要搭建与各个层次学生的沟通渠道,充分的了解学生的需求,推动友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从而逐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效[1]。
第一,深度了解学生。师生双方相互了解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因此,班主任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强化学生知识水平、人机关系、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的了解。如,班主任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情、学习需求;也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电子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家庭成员组成;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观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沟通技能以及学习积极性等。
第二,优化与学生的对话。对话是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班主任要畅通与学生对话的渠道,营造民主的对话环境,促使学生主动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采纳学生正确的想法和意见。同时,在与学生对话沟通时,班主任要重视语气,运用温柔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秉持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问题,让他们感知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和期望,促使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班主任也要创新沟通的形式,组织多种多样的谈话会、心理交流会等。此外,在与学生沟通时,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探讨的话题,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沟通之中,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平等对待学生,尊重、信任学生
班主任的尊重与信任可以增进学生的情感,从而助力和谐师生关系的高效构建。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平等、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给学生足够的信任,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2]。
第一,平等对待学生。人格平等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班主任要树立人格平等的班级管理理念,改变传统高高在上的身份,充当学生的朋友、亲人,充分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以为良好班级风气的构建提供保障。
第二,尊重、信任学生。小学生经过学习和生活所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对人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对待人事物的想法,才可以更好地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同时,班主任也要给学生足够的信任, 尝试接纳学生独特的想法和意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与学生共同助力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
三、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班级活动的高效开展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有效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同学情、师生情,有效推动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因此,班主任要认识到班级集体活动的重要意义,强化对班级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研究,以此探寻并开展合适且多样化的班级活动,从而通过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合作,提高班级活动开展质量的同时,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赋能[3]。
第一,在每年三月份,班主任可以组织学雷锋做好事、弘扬雷锋精神座谈会、讲述学雷锋故事等一系列活动,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感知雷锋精神,有效改善班级的精神面貌,提高学生的的精神品质。
第二,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大课间、自习课、班会课等,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团建活动。如,班级拔河比赛、猜谜游戏、班级文艺联欢会等。在开展这些活动时,班主任要参与到其中,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以此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四、提高边界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与学生只有具备共同的边界意识,才可以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要把握好与学生的边界关系,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促使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切入。
第一,与学生保持合适的距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强,能够依据班主任的言行,调整自己的行为。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过于密切,对学生过于放任,会导致学生过于松懈,不能够积极配合班级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要合理的把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严慈相济,把握好教育管理的尺度。
第二,把握好管理的分寸。小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以及教育形式不同,导致他们在许多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遵循适时介入的原则,适时自主管理模式,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不仅可以营造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与班主任进行分享和交流,在交流与分享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而且可以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因此,班主任要认识到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转化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强化学生心理、思想以及学情的了解,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管理,并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促使学生感受同学情、师生情,从而逐步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李亚芳 . 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 的构建 [J]. 天津教育 ,2021(34):175-176.
[2]王明明 . 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构建和谐 关系的思路探索 [J]. 考试周刊 ,2022(45):6-10.
[3]张慧 . 在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构建和 谐关系的策略 [J]. 知识窗 ( 教师版 ),202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