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一例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脏保护与透析护理分析报告

作者

秦晓欣

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 274000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功能急性丧失的临床病症,常伴随尿量减少和血液中废物积累,严重时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重症AKI患者常因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而需要紧急透析治疗。透析治疗不仅能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还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本报告将结合一例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其肾脏保护和透析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病史摘要

患者,男,58岁,因突发乏力、尿量减少3天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长期吸烟,约30年,吸烟量20支/日。入院前3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尿量逐渐减少,未见明显浮肿。体检:生命体征稳定,血压160/95mmHg,心率90次/分,体温36.5℃,呼吸16次/分。腹部检查无压痛,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304μmol/L,尿素氮21.6mmol/L,血钾5.8mmol/L,尿酸490μmol/L,尿蛋白(+++)给予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对症治疗。患者情绪较为紧张,入院后给予相应的安抚措施,建立了护理计划。

二、护理评估:

1病情评估:患者入院时主要症状为乏力、尿量减少,实验室指标显示急性肾损伤,需密切监测血液生化指标及尿量变化,防止进一步恶化。

2心理状态评估:由于患病的突发性及透析治疗的需要,患者情绪较为紧张,对透析治疗有较大恐惧,需加强心理疏导。

3护理需求评估:患者需长期卧床,可能存在活动能力受限、皮肤压疮等风险,应评估其皮肤状况并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液平衡、生命体征及并发症。

三、护理记录:

(一)主要护理问题:

1急性肾损伤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患者由于急性肾损伤,肾脏排泄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血钾增高,水肿等表现。

2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者需要透析治疗,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压、出血、感染等并发症[2]。

3心理护理:由于急性肾损伤的病程突发且严重,患者对透析治疗产生较大焦虑情绪。

(二)护理措施

1水电解质平衡管理:通过静脉补液和药物调控,及时纠正电解质异常。具体措施包括每日监测血钾、血钠、血氯等电解质水平,密切观察尿量变化,严格记录输入输出量。对高钾血症患者,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及时给予钙制剂、重碳酸钠、卡那霉素等药物,降低血钾,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3]。

2透析护理:对于需要透析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透析护理尤为重要。首先,确保透析通路的通畅性是护理的重点,在该患者入院时,透析已成为治疗方案之一,护理人员应在透析前、透析过程中和透析后,密切观察血管通路的情况。如果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或中心静脉导管,需定期检查导管位置,避免血栓、导管堵塞或感染的发生。在透析过程中,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密切观察透析引起的低血压等反应。如出现低血压,及时调整透析参数,减少滤过量或输液量,避免患者出现晕厥等不良反应。此外,透析期间要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和体重变化,确保透析治疗中体液的合理去除,不引起过度脱水[4]。

3心理护理:急性肾损伤患者在诊断后,常常由于病情的突发性和透析治疗的需求,表现出较强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心理护理是该类患者治疗中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减轻负担。首先,护士应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充分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耐心倾听其诉求。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其对透析的恐惧和对病情的误解,并通过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相关解释,帮助其正确理解急性肾损伤及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可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介绍透析的流程、原理及其对恢复健康的重要作用,帮助患者打消对治疗的疑虑,树立治疗信心,同时,护士要关注患者的情绪波动,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在患者情绪低落时,除了进行言语安慰,还可以通过家属陪伴、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少焦虑,此外,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还要定期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调整护理干预策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患者能够更好地适应透析治疗,并提高治疗依从性。

4皮肤护理与并发症预防:由于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多需要长期卧床,且存在水肿等问题,皮肤护理在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皮肤破损等问题,尤其是在骶尾部、臀部、肩胛部等承压部位。护理人员需定期检查皮肤状况,特别是高危部位,评估是否有压疮的早期表现,如皮肤发红、肿胀或变硬。若发现皮肤异常,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如调整体位,避免长期压迫,每2小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局部压力。此外,应使用专业的抗压疮垫或气垫床,减少患者受压部位的压力,进一步预防压疮的发生,患者的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清洁护理,避免因过度潮湿引发皮肤感染,对于有浮肿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通过抬高下肢、适当按摩等方法帮助减少水肿,皮肤的保湿也很重要,可以使用无刺激性、低敏感的护肤品进行护理,避免干裂,与此同时,患者的口腔卫生、眼部护理同样不能忽视,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日常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同时,保持眼部清洁,减少结膜炎等并发症的风险[5]。

(三)效果评价

经过一周的护理干预,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逐渐恢复,血钾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尿量有所恢复,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减轻。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无低血压或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心理护理方面,患者对透析治疗逐渐接受,情绪有所改善,治疗依从性增强。通过系统的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预后良好。

四、结束语

重症急性肾损伤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复杂的疾病,治疗过程中,透析治疗是恢复肾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针对该类患者,护理工作同样至关重要,必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充分考虑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心理状态、并发症预防等因素。在本案例中,通过精细的护理措施,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预后良好。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改善治疗效果。未来的护理工作应更加注重综合管理,尤其是在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关怀上,才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蕊娜,张俊霞,霍爱景.追踪护理干预在危重症伴急性肾损伤病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中的应用价值[J].全科护理,2023,21(30):4275-4278.

[2]姜文娟,陈璐,黄佩玉,等.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9):149-151.

[3]刘玉林,邓鹏,刘路华.全程干预在ICU行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3,30(04):144-147.

[4]刘树恒.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08):993-995.

[5]徐岩,聂方方,刘丽.基于MEWS的分级责任制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急性肾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1):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