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理解·应用:“三部曲”引领中班幼儿《骑行考驾照》主题活动深度开展
陆岷曦
无锡市滨湖实验蠡溪幼儿园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幼儿教育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而主题活动则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幼儿园主题活动脱离幼儿实际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育质量,也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中班幼儿中开展《骑行考驾照》主题活动的实践与成效,通过“体验、理解、应用”三部曲策略,引导幼儿在骑行游戏中发展平衡协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
关键词:中班幼儿;骑行考驾照;主题活动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探索与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基于这两大指导性文件,本园设计了《骑行考驾照》主题活动,旨在通过“体验、理解、应用”三部曲,促进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多领域的发展。
一、体验:在游戏中感知骑行乐趣与挑战
(一)创设骑行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骑行情境,如设置不同难度的骑行路段(窄道、上坡、S型弯道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亲身体验骑行的乐趣与挑战。通过实地骑行,幼儿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骑行过程中的身体变化,还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平衡协调能力和应对挑战的勇气。
在“骑行驾考初体验”活动中,幼儿们纷纷踏上自己设计的骑行路线,有的小心翼翼通过窄道,有的勇敢冲上斜坡,还有的灵活穿梭于S型弯道中。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幼儿亲身体验了骑行的刺激与快乐,还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平衡协调能力。
(二)引导观察记录,积累骑行经验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着重阐述了幼儿教育应融入游戏与日常生活之中,高度重视此二者对于幼儿成长的独特贡献。另一方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亦指出,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及细致观察来获取知识,这一实践策略不仅助力幼儿积累广泛的第一手经验,还全面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发展。鉴于此,在策划《骑行考驾照》这一主题活动时,我们尤为重视启发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记录活动,旨在助力他们积累丰富的骑行实践经验,进一步深化对骑行技能的认知与感官体验。
在“骑行驾考初体验”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在骑行过程中仔细观察路况、骑行技巧以及遇到的问题。活动前,我们为每位幼儿准备了游戏记录本,引导他们边骑行边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例如,恒恒小朋友在记录中提到:“我在过S型弯道时,发现速度不能太快,不然容易摔倒。”这样的记录不仅帮助恒恒积累了骑行经验,也为他后续调整骑行策略提供了依据。
二、理解:在探究中深化认知与规则意识
(一)开展集体讨论,深化骑行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教育应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骑行考驾照》主题活动中,我们定期组织幼儿围绕骑行游戏开展集体讨论,旨在通过互动交流深化幼儿对骑行的理解和认识。这一环节不仅符合《纲要》中提到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还通过幼儿自身的经验分享,促进他们对骑行游戏的多维度理解。
在“骑行中的安全问题如何解决”的集体讨论中,幼儿们展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和思考能力。小郁小朋友提出“可以骑慢一点”,这一简单的建议实则蕴含了速度控制对骑行安全的重要性。越越则进一步提出“需要看安全标记”,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幼儿对交通标识的认知,也展示了他们从实际骑行经验中提炼出的安全策略。通过此类集体讨论,幼儿们不仅加深了对骑行安全的理解,还学会了倾听、理解和评价他人的观点,培养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当幼儿提到“如果提醒三次就取消游戏”时,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幼儿思考这一规则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加深对骑行安全规则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利用幼儿的实际骑行经历,如“上次骑行的时候,朱宸锐骑得太快了,还撞到我后轮了”这一实例,让幼儿在反思中提升安全意识,学会从他人经验中吸取教训。
(二)学习交通规则,培养规则意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适应领域明确指出,幼儿应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初步理解并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在《骑行考驾照》主题活动中,我们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交通规则,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在《红绿灯眨眼睛》绘本阅读环节中,教师巧妙融合了交通法规于故事情节之内,使孩子们在沉浸于阅读愉悦的同时,领悟到红绿灯的含义及遵守交规的必要性。通过描绘三颗星星交替闪烁以象征红黄绿信号灯的故事情境,幼儿直观体验到交通规范对于维护交通流畅与安全的至关重要性。随后,在“我是交通小司机”的游戏中,孩子们化身小司机,根据红绿灯的指示做出相应的停车或行驶动作,这一实践不仅巩固了他们对交通规则的记忆与理解,还通过模拟真实情境的方式,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
再者,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着重于细致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随即提供反馈及指导。例如,当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未能精确识别红灯信号时,教师会悉心阐释红灯所蕴含的意义及其实质性作用,引导幼儿在接下来的游戏活动中作出正确的反应。通过这种交互模式,幼儿渐渐培养起主动遵守交通规章的意识,为日后的安全出行打下了稳固的行为习惯基础。
三、应用:在实践中创新与发展
(一)设计骑行驾考项目,提升规划能力
我们鼓励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尝试设计自己的骑行驾考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幼儿需要综合考虑路况、障碍设置、规则制定等多个因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规划设计能力。
在“骑行驾考项目设计”活动中,幼儿们分组合作,共同设计了各具特色的骑行路线和驾考项目。有的小组设计了需要快速通过窄道的“闪电侠挑战”,有的小组则设置了需要灵活转弯的“迷宫探险”。这些创意十足的设计不仅展现了幼儿的创造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规划设计能力。
(二)实施骑行驾考,检验学习成果
在骑行驾考项目实施阶段,我们引导幼儿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和项目进行骑行考核。通过考核,幼儿不仅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
在“骑行驾考大赛”中,幼儿们骑着小车穿梭于自己设计的路线中,时而快速冲刺通过窄道,时而灵活转弯避开障碍。他们不仅展现了自己的骑行技能,还通过实践检验了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规则是否可行。这一过程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体验、理解、应用”三部曲的引领,中班《骑行考驾照》主题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锻炼了平衡协调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还提升了规划设计能力和规则意识。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理念,即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适合幼儿发展的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加丰富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闵竹欣.幼儿主题活动践行德育的有效策略——以“垃圾分类小能手”活动为例[J].甘肃教育研究,2024,(09):151-154.
[2]密芯.项目式学习让幼儿活动走向深度与融合——以大班“我的航天梦”项目主题活动为例[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4,(05):41-44.
[3]周蕾.主题教育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劳动教育探析[J].江西教育,2024,(1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