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常见病害成因及一体化技术应用
张涛
山亭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北京路536号 277200
摘要:公路桥梁是国内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期运营的安全质量关系重大。目前针对现役桥梁的检测、加固及养护工作往往是独立进行的,为了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并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质量,论文结合公路桥梁的常见病害问题及其成因,对桥梁的检测、加固和养护一体化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公路桥梁;病害;一体化技术
引言
公路桥梁长时间的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历经风雨等自然因素,往往会产生裂缝、渗水等病害。公路桥梁的病害问题长期发展会对其使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更高效地管理现有公路桥梁,简要分析了各类常见的公路桥梁病害问题及其成因。
1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1.1常见的桥梁病害类型
公路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长期承受车流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多种病害。裂缝、锈蚀和混凝土病害是常见的桥梁问题。裂缝是桥梁结构中常见的病害,可能是由于荷载变化引起的应力集中或材料老化等原因产生。裂缝的形成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因此及时修复裂缝、加固结构至关重要。锈蚀是金属结构桥梁常见的问题,主要由氧化反应引起的金属表面腐蚀。锈蚀会降低金属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严重时甚至危及桥梁的安全性,因此及时除锈、防腐处理十分必要。混凝土病害包括碳化、盐渍化、冻融损伤等,通常是由于环境因素和使用条件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而引起的。混凝土病害会导致结构强度减弱和耐久性降低,需要及时修复和加固,以保障桥梁的使用安全和稳定性。对于公路桥梁,定期检测和养护至关重要,能够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行。
1.2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桥梁病害的产生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裂缝的形成可能与诸多因素相关,包括设计缺陷、施工质量、荷载变化、温度影响等。设计缺陷会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匀;施工质量不达标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而荷载变化和温度影响则会引起结构应力的变化,促使裂缝的发生与扩展。锈蚀是桥梁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产生主要与材料质量、环境湿度、盐雾腐蚀等因素密切相关。材料质量不达标会影响金属耐蚀性;环境湿度过高会促进金属氧化反应;盐雾腐蚀则会加剧金属表面的腐蚀速度,导致桥梁结构的锈蚀病害加剧。混凝土病害的形成与混凝土配合比、养护质量、外部环境等密切相关。不合理的配合比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养护不到位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化和抗压性能;外部环境的侵蚀和影响也会加速混凝土病害的形成。外部因素如交通荷载、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也可能对桥梁病害产生影响,加速病害的形成和发展。
2一体化技术分析
日常巡检和后期养护工作一般是由桥梁权属单位自行完成,而加固设计和施工以及详细检测则需要由业主单位公开招标。在该模式下,由于招标流程过多,各个阶段的承担方延续性差,对质量管理要求也不一致,故而难以搭接作业,从而延长整个工期,造成人力物力成本的浪费。为此,则考虑将公路桥梁的养护、检测和加固过程一体化进行,即通过合理的资源整合,实现不同流程间的无缝衔接,在减少管理链条的同时将不同流程的责任边界划分明晰,避免多次招标委托流程,确定桥梁在养护、检测、加固全过程的统一标准,从而有效地节约时间和物力成本。一体化技术的具体流程可分为桥梁健康检测、病害维修加固和公路桥养护三个方面。
3公路桥梁工程病害的养护与维修措施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公路桥梁病害的养护与维修施工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维修效果良好的关键。首先,通过全面的病害检测和评估,确定需要修复的具体位置和类型,能够为后续修复工作奠定基础。这有助于准确把握公路桥梁结构的问题,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其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至关重要。包括施工流程、材料准备、人员安排等各个环节的细致规划,能够提前预见可能的问题并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同样,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也至关重要,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设备齐全并保持良好状态,保障施工的高效进行。此外,施工前的安全检查和现场环境整治也是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预防潜在安全风险的发生。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整治,保持环境整洁有序,为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卫生。这些充分的准备工作将为公路桥梁病害养护与维修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维修效果持久稳定。
3.2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公路桥梁病害养护与维修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要求进行操作至关重要。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工作的重要依据,操作人员应准确理解并遵循方案的要求,以确保修复工作符合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避免偏差和错误的发生是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步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巡查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良好,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是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手段。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之间的配合和沟通至关重要。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避免误解和矛盾,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是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是确保修复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及时调整和纠正,确保修复效果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能够提高施工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靠性,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3施工后的验收与监测
施工完成后的验收与监测是确保公路桥梁病害养护与维修效果的关键环节。验收工作应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和规范,对修复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通过仔细检查,确保修复工程符合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有效预防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公路桥梁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定期对修复后的公路桥梁进行监测和评估,能够及时跟踪修复效果,发现潜在问题。监测结果能够为制定后续维护计划和应对突发情况提供重要参考,确保公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通过持续的监测和有效的调整措施,可以确保公路桥梁在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良好状态,为交通运输和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障。
其次,明晰各项工作的职责分配并具体落实至个体身上。使用新的生产方式或者新型材料时,必须严谨履行技术流程。为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应由专职人员负责监察管理工作,并对他们实行必要的专业培训及绩效考量,以此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提前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
最后,深入探究裂缝、坑槽等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解决方案。同时,应准确判断这些问题可能影响的区域,从而采取恰当的维修养护方案。
结束语
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检测加固技术,应用一体化技术可显著提高工程作业的效率,在保障质量的同时缩减成本,且可以实现各个技术流程的可视化,直观把握工程进度,提高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敬伟,满新杰.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公路桥梁养护中的应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23,19(S1):143-146.
[2]黄胜勇.公路桥梁养护和加固维修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24,14(2):112-114.
[3]崔荣杰.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及危桥改造[J].交通世界,2023(32):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