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赵艳霞
黑龙江建组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外语教研室
课题名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Station Rotation Model在高职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WYJZW-2023HL0009
摘要:作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寻找和探索创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并最大化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我国目前最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得以广泛实践。本文将详细阐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四个模式,探究其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 外语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人才整体素养需求的不断增加,外语教育教学融合新时代信息技术,逐渐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既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又融合了网络技术的优势,资源丰富,灵活性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四种分类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现代社会、经济、信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对教学模式的重新设计。国内外基于对各种学习组织和实施混合式教学时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最终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类,转换模式(Rotation Model)、弹性模式(Flex model)、 按需定制模式(A La Carte )和增强虚拟模式(Enriched-Virtual Model)。
1.1转换模式(Rotation Model)
转换模式是目前最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对象。
定义: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可以在任何课程、任何模块,任何科目、多样学习活动之间进行转换,保证在此转换中至少有一样在线学习活动或者项目。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在线上学习、小组学习、完成任务等项目中进行转换。
分类:转换模式包括学习站转换(Station Rotation)、实验室转换(Lab Rotation)、个体转换(Individual Rotation)和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学习站转换:是学生在教室课堂上多种学习活动之间转换,至少有一个站是在线学习站点。学生可以按固定学习时间表,也可以遵从教师的安排指导学习、转换。
实验室转换:是学生在线学习在实验室中完成、其他学习活动在教室中完成的不同学习活动间的转换。学生可以按固定学习时间表,也可以遵从教师的安排指导学习、转换。
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学习站转换是学生在教室循环参与所有的学习活动,实验室转换是学生在至少包括实验室在内的教室里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学生在家里按照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进行在线学习。到校后参加课堂教师组织的所有学习活动,例如讨论和实践,完成任务练习,教师针对在线学习反馈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进行指导、归纳、总结。此模式强调先学后教,灵活,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是我国各高校研究较多的教学模式。
个体转换:学生根据教师或软件为个人特制的进度表,轮站到各种学习活动(至少包括一项在线学习活动)。与其他轮换模式不同,该模式下学生轮换参与自己时间表上列出的学习活动就可以,而不必要参与所有的学习活动。
1.2弹性模式(Flex model)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需求和制定的个性特殊进程表,在学习活动中灵活安排时间.学习弹性课程的各部分内容,在在线学习和传统教室面对面学习间进行转换,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之间轮流。 教师以灵活的方式提供支持和指导,而学生则根据需要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这种模式可以给予学生高度的学习自主权。
1.3按需定制模式(A La Carte )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实体学校或者在家选择至少一门的完全在线课程,来补充在校课堂课程。
1.4增强虚拟模式(Enriched-Virtual Model)
学生既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又参与远程在线学习,强调学校教育经历的完整性。不同于翻转课堂,此模式下学生不用参与每天的课堂学习活动。
2.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种的应用
充分体现教育公平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复杂的多媒体和技术,具有实用性、灵活性等优势,因此,众多高职院校在遵循外语课程教与学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开始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语课堂中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2.1提供多样化的在线学习资源
外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课外补充教材的内容,对所讲授课程进行设计、整合,形成ppt课件、在线资源课程、相关视频合集、微课、慕课等学习资源,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或者在外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在线自主学习。在线资源课程要保证能够对传统教室中所学习的课程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开发配套的相关练习和任务,使得在线学习资源对课堂学习形成有效的补充和拓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传授讲解,也可以解决学习者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反馈的共性问题。
2.2设计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
外语课堂是外语教学的主阵地,是外语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练相互配合来完成外语教学活动的过程。外语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外语学习软件(如英语流利说、英语趣配音、有道词典、外研随身学、慕课平台等)教学技术手段,以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小组合作、集中讨论、角色扮演、互助互评等方式,搭建有效外语课堂,形成高效外语课堂机制,提高外语课堂质量,形成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的互动交叉式教学活动。外语教师以练习、改正、确定、评价为主线解决教学任务,引领学生带着问题,以讨论分析、答疑解惑、适当讲解、小组汇报等形式对任务、问题进行分析,逐步深入探究,寻求问题答案;在初步掌握要点后,配以主题拓展,实际案例对知识要点进行夯实和巩固,发展语言沟通技能、深化对语言的理解。无论怎样的课堂,外语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能够检验、巩固、转化学生线上知识的学习,要具有连贯性和针对性。
2.3进行及时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价
在完整的外语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要对学生线上和线下的学习给与及时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对学生完成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学习轨迹进行记录,统计并进行评价;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价值观等多维度多角度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评价的学生主体多元,评价的方式多元,评价的层次多元。以写作课程邀请函为例。课前教师设计评分表格,学生在微信平台上传自己的写作出稿。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组内互评。课中,根据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修改稿件、完成终稿这一教学过程的表现,对照评价表格,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指出学习中的不足,提出改正意见;教师综合衡量小组评价,结合学习参与度和学习能力等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课后教师反馈评价再次上传,学生据此完成课后任务。
参考文献:
[1]迈克尔·霍恩(MichaelB.Horn),希瑟·斯泰克(HeatherStaker).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31-36.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3]石小岑.美国K-12混合式学习模式变革的多元化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6(1):53-60.
[4]骆莹雁.论高职院校中开展项目实战教学的必要性及其考核评价[J].中国市场.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