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屠鲁纪
江苏大学 江苏镇江 212013
摘要:本文围绕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展开实证研究。通过对数字化嵌入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实践经验,揭示了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及其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嵌入在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资源配置及农业服务创新等方面均显示出显著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深入应用,以实现农业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嵌入;农业现代化;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资源配置;服务创新
一、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的基本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现代化进程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数字化嵌入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农业的高效、智能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和政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数字化嵌入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特点,梳理数字化嵌入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选取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具体影响。然后,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验证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最后,结合政策分析,提出推动数字化嵌入在农业现代化中深入应用的政策建议。
三、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结果
1. 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生产管理的影响
数字化嵌入在农业生产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作物生长数据,预测产量和病虫害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农业装备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
2. 数字化嵌入对农产品营销的影响
数字化嵌入也推动了农产品营销方式的变革。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数字化渠道,农产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进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全程追溯和质量控制,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记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全过程信息,为消费者提供透明可信的产品信息。
3. 数字化嵌入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影响
数字化嵌入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资源的精准配置和高效利用。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为农民提供合理的种植结构和养殖规模建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农业水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研究的路径思考
为了推动数字化嵌入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深入应用,本文提出以下路径思考:
1.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网络、数据中心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为数字化嵌入提供有力支撑。
2.推动数字化技术创新与应用: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3.培养数字化人才:加强对农民的数字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数字化素养和操作技能,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数字化农业人才。
五、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研究的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路径思考,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农业数字化发展规划,明确数字化嵌入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推动农业数字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2.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农业数字化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数字化健康有序发展。
3.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在农业数字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农业数字化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
八、结语
本文围绕数字化嵌入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和政策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数字化嵌入在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资源配置及农业服务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路径,以期为推动数字化嵌入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深入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Karen G. Engås,Jawwad Z. Raja,Isabelle Fabienne Neufang.Decoding technological fram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ccess to and meaningful engagement with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23.0040-1625.
[2]Cristina Orsolin Klingenberg, José Antônio Valle Antunes Júnior.Gordon Müller-Seitz.Impacts of digitalization on value creation and capture: Evidence from the agricultural value chain.Agricultural Systems.2022.103468.
[3]谢娟.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导师:蒋永穆.四川大学,2022.
[4]张瑞琪.数字经济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影响分析[D].导师:陈年红.安徽财经大学,2022.
[5]杨瑞.数字经济背景下陕西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研究[D].导师:李仙娥;张宏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
[6]薛国琴,项辛怡.以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2020,(12):39-41.
[7]庞国光,伍国勇,卢凤雏.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困境及路径探析[J].新疆农垦经济,2022,(01):25-32.
作者简介:屠鲁纪(2003-),男,汉族,安徽六安,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本科,金融学
综上,团体辅导通过多方面作用,显著提升了留守儿童在超越维度上的积极心理品质。
五、研究结论
(一)小学留守高年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能通过培养得到显著性提高。
(二)小学留守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情感维度能得到显著性提高,具体表现在爱和友善两个方面。
(三)小学留守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超越维度能得到显著性提高,具体表现在感恩与理想、幽默风趣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王远.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学习心理品质培养思路[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0):68-69+72.
[2]付可心,于嘉怿.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8):110-112.
[3]刘玉娟.团体沙盘游戏在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中应用实践——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案设计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06):75-78.
[4]王伦刚,王昕玥.“后疫情时代”青年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提升路径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21,21(06):107-110.
[5]程宝珏.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21(47):208-209.
[6]侯颖超.短视频传播时代下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108-109.
[7]曾院珍.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干预模式的构建——基于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4):68-69.
[8]张弘.高校心理健康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4):160-161.
[9]冯冬梅.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培养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8(28):278.
[10]王定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J].教育科学论坛,2017(31):78-80
基金资助: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渝东南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成长机制与塑造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SKSZ053)
作者简介:潘奕辰,女,重庆江津人,硕士,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
详细联系方式:重庆市涪陵区涪南路108号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电话13452560635,邮箱1062032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