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
邱铨波
广州市合和(花都)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 本文笔者以从事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等不同工作岗位的经历,并结合二十几年来的工程管理经验,分析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认为应全面加强建设项目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并在不同阶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及时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是确保工程正常推进、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且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管理;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居住建筑及环境的舒适程度的期望和要求不断的提高,对工程项目建设也从各个方面提出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在此大背景下,为创建优质项目,并满足建筑工程价值目标要求,高效的工程管理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全过程管理是指从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时止,对其整个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其主要包括项目准备、计划、实施、运行维护与结束等阶段,从工程建设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组织协调等方面进行落实推动和有效监管,确保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一、加强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
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是指建筑工程过程一系列控制管理活动,关键环节包括工程前期策划、建设施工准备、建设施工过程、工程竣工验收等。其中既有各项工程目标的确定、资源条件的合理配置、建设期间的组织协调,也有进度的控制管理、质量的控制管理、造价费用的控制管理、过程安全控制管理、竣工验收和结算决算等相关的控制管理活动。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对保证工程完成质量与施工过程安全、按期完成进度、造价费用控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切实做好此项工作,能够提高房产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工程进度常拖延
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工程进度拖延滞后的情况屡见不鲜且长期存在。建设施工人员对工期计划安排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节点控制意识淡薄,以及存在的消极懈怠现象,均对施工进度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管理工作不完善也导致各岗位人员未能积极履行监控职责,使得管理或实施人员的错误操作得不到及时纠正,导致一些不必要的返工整改维修,进一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正常推进。此外,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或缺乏有效实施亦使得在监督工作上存在疏漏,各单位各部门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薄弱,导致工程建设进度缓慢,难以达到预定目标。
2.2 造价费用难准确
综合我国当下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工程项目在初步确定工程造价费用时,所采用的预算造价定额信息明显滞后于市场或行业,而实际参照的市场行情价格又起伏较大。使得部分企业在进行造价费用预测和管理监控时,更倾向相信主观判断或受外界不可靠信息影响,导致实际支出与计划支出相偏离。并且,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与市场同步的价格标准,又没有可靠的信息来源,以致于造价管理人员难以执行预算控制计划并落实控制目标,一旦某一环节造价费用出现超标,后续预算超额现象便会愈发严重,并导致工程造价严重超标。
2.3 质量问题老大难
建筑工程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工程施工条件准备不充分是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设计和施工图纸的不合理,未能充分考虑具体工程建设细节要求和施工实际状况,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不得不频繁修改变更,从而影响了工程质量的整体稳定性。其次,施工单位在委托劳务单位时,未能严格把关审核其技术水平和实力,同时对劳务人员缺乏有效的岗前培训工作,使得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施工实操质量。再者,工程材料质量管理不到位也是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企业或采购者为了降低成本,而选用价格较低但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容易引发质量问题,甚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再爆出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和经济损失。
2.4 安全事故常发生
工程施工安全是确保建筑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重要保障,然而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来看,施工安全问题依然普遍存在。首先,施工设备设施管理不到位,是导致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定期检查修护工作流于形式,落后老化的设备设施未能及时淘汰更新,降低了设备运行使用安全水平。其次,技术控制措施不到位也加剧了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施工人员操作失误现象时有发生,并产生了各类安全事故。此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足,缺乏安全施工操作规范和施工技术要求的交底和宣贯工作,也大大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以上现象共同导致了施工安全问题频发,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也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三、建筑工程管理实施的有效措施
3.1健全工程管理机制
首先,应从源头抓起,建立健全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机制。各参建单位应针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组织协调等建立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明确管理人员责任与义务,规范各项管理工作。同时健全相关管理机制,明确管理流程,制定具体管理措施和工作规范,保障管理质量和效果。其次,建立有效的工程管理监督机制,全面监督并有效制约管理人员,确保管理工作科学高效。综合以上管理措施机制并贯彻执行各个阶段,以保障建设施工工作稳步开展并达到预期目标。
3.2做好费用成本管理
对工程的费用成本进行控制管理,追求价值工程,要牢固树立成本和效益意识,建立和实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做好成本预算及计划。多渠道多方面收集各类建设工程物资、劳务等价格信息,并多轮比选好中选优,确保最终费用可控不超标或少超标。高度重视并谨慎对待设计变更修改,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比选并优化,并合理评估变更后对工程质量、造价的影响后果。严格控制好建设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成本费用,使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还应特别注意不以短期收益为目的,在成本节约的同时还应保证工程质量。
3.3做好施工过程的目标管控
目标管控措施工作主要包括项目的工期进度、质量、费用、安全目标等。具体包括1)编制工程施工总工期进度计划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控制,设立里程碑或节点并实时核查进度,发现明显滞后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确保能够在规定工期内完成。2)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中人员和材料管理是关键,要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狠抓重点工序及工序的交接,认真复核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材料管理要严把材料质量关,发现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清出施工现场,加强材料的选购管理工作,从材料质量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3)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必须加强机械设备定期检查修护,及时更新老旧设备设施,降低设备使用安全风险。落实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做好班前交底和交班检查,加强安全施工操作规范和施工技术要求宣传贯彻工作。
3.4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企业制定出合理的员工教育培训制度,重视对基层操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强化基层实操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管理人员的精品意识,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更专业、更高层次的训练升级,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高管理团队水平,以适应不断提高的建设要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结束语:现阶段我国房产建筑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建筑工程全过程高效管理,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行业的关切重点。在现实环境下,房产建筑单位应当努力健全和不断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及流程,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持续提高管理品质和效益,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并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