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实验室全过程无纸化管理方法探究
黄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教学实验室如何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是当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公益性网络平台资源丰富,本文探究结合已有的公益网络平台资源,搭建教学实验室全过程无纸化管理方法,针对教学实验室的不同功能特征进行分区块搭建管理模式,达到教学实验室管理“降本增效”的目的,助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键字:教学实验室;全过程;无纸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 647
0 引言
在高校人才培养、对外联系及科学研究工作中,教学实验室有着重要的地位,既能承担学生日常实践实验教学任务,又是学校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同时能满足师生的科研需求[1-2]。伴随着时间推进,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足与实验室工作量日益增加的不平衡趋势日益凸显,因此有效简化教学实验室各事项工作流程,梳理教学实验室功能特点,建立教学实验室全过程无纸化管理平台日益重要[3-4]。当前大多数高校搭建教学实验室管理平台采用实验管理人员提需求,外包公司完成系统开发的模式,其外包设计的系统多是基于各类构架开发的各类模块,外包完成后增加新模块和新功能工作繁琐,导致其存在功能固化的先天不足。为保证所建设实验室管理平台针对性强、灵活高效,基于现有网络平台搭建全过程无纸化教学实验室管理平台可有效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在满足现实需求的同时,又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其研究意义重大[5-7]。
1实验室无纸化管理机制及现状
经过对相关院校管理模式调研,结合书籍、论文、网上资料的查阅分析,目前教学实验室管理平台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学实验室管理平台系统功能单一。经过调研分析,当前实验室管理平台多是服务于设备资产的管理和大型仪器管理共享平台,或基于实验项目服务于开放型实验以及实验预约功能的实现,平台系统功能单一,难以实现教学实验室的全过程管理,仅是针对于部分教学实验室职能进行设计,不利于推广应用。
二是教学实验室管理平台功能实现具有封闭性。教学实验室管理平台通常依托于校内网建设,限定了平台使用人员范围仅为校内人员,其功能实现具有封闭性,难以实现对外联系功能,因而教学实验室全过程管理环节存在漏洞,不利于简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
三是教学实验室管理平台系统操作步骤复杂。调研可知,教学实验室管理平台系统多基于B/S或C/S模式、Java系统构建,通过电脑网页端完成相关操作,操作步骤复杂,师生需了解多项模块操作说明才能完成操作,该类平台师生使用不便,用户不友好,难以实现全过程管理目标。
四是教学实验室管理平台系统功能更新工作不便。教学实验室系统管理平台依托于OA系统搭建,通常由实验管理人员提出需求,外包给相应承包商完成系统开发,其系统更新采用周期交替模式,由实验管理人员收集反馈使用阶段存在问题,承包商基于问题进行版本更新,此模式版本更新周期长、维护成本高,用户体验感难以及时提升,影响教学实验室职能实现。
针对教学实验室管理系统平台构建存在的上述问题,开展教学实验室全过程无纸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无纸化管理关键问题
如何梳理教学实验室全过程职能特征?梳理教学实验室全过程职能特征,首先,明确教学实验室管理涉及因素,包括设备、人员、经费;其次,了解教学实验室功能,包括实验教学、对外联系及科学研究;再次,对教学实验室功能进行阶段划分,以实验教学功能为例,可将实验教学划分为实验人员选择、实验设备选择、实验预习、实验完成、实验设备维修等多个阶段;最后,将教学实验室管理涉及因素融于不同教学实验室功能的不同阶段,并对其进行组合分析,梳理出教学实验室全过程职能特征。
如何搭建教学实验室全过程无纸化管理平台?搭建教学实验室全过程无纸化管理平台,首先,确立前期所梳理全过程职能特征基本涵盖了教学实验室日常工作内容;其次,优选网络平台,确保平台大众化、操作简单、易获取,用户体验感好,实验室管理人员基于此平台搭建及更新实验室管理平台方便;最后,采用多平台组合模式,形成灵活、开放式教学实验室全过程无纸化管理平台,并采用调研的方式,了解平台使用者意见,逐步优化平台功能。
3 无纸化管理实施方法
教学实验室功能性分析,梳理教学实验室全过程职能特征。教学实验室具有实验教学、对外联系、科研探究等多种功能属性,对教学实验室功能定位可有效指导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实验室管理方式革新。由单一教学实验室入手,搜集整理多年实验室总结材料,统筹分析近几年实验室工作内容,采用差异化分析方法,将工作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出教学实验室职能特点,并对相近职能进行合并,不同职能单独罗列,形成教学实验室全过程职能特征描述方案,为进一步搭建教学实验室全过程管理平台进行理论储备。
线上线下联动,搭建教学实验室全过程无纸化管理平台。在梳理完成教学实验室全过程职能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网络平台搭建教学实验室全过程无纸化管理平台,实现学习资源发布、实验室预约、实验设备管理等核心功能,达到资源共享、管理信息化目标。对教学实验室管理现状进行阶段调研跟踪,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查找实验室管理平台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优化,简化管理平台操作流程,丰富管理平台功能模块,提升管理平台用户体验感,确保教学实验室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应有作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4 结论
结合现有网络平台构建教学实验室无纸化管理系统,可形成管、教、学多方互惠的优势局面,为培养新时代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奠定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辛 良,陈义林,吴 刚,等. 大型仪器面向本科生开放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1):294–298.
[2] 陈大鹏,孙尔康. 开放教学实验室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2):15–17.
[3] 夏燎原,胡云楚,吴义强. 开放大型仪器设备对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之思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160–162.
[4] 栾雅静,苏 征,徐哲龙.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 实验室科学,2020,23(5):114-119.
[5] 董 旋,吕立堂,彭 磊,等. 高校实验室针对本科生开放管理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1:389-390.
[6] 王 薇,向 洁,王卫东. 高校开放式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学生视角的实践问卷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8,2:96-102.
[7] 杨广玲,王庆佶,董 会,等.开放实验室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J]. 实验室科学,2018,21(6):220-223.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2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