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对盘活郴州文旅存量资产闲置问题的思考

作者

胡素丹

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湖南省郴州市 423400

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靠的并非一时“流量”,良好的旅游体验,才是赢得游客口碑和市场效益的最大底气。郴州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仍然有文旅存量资产的问题,有效盘活旅游存量资产,能够提高旅游市场的韧性。通过对郴州文旅闲置资产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有一些相关思考。

一、郴州文旅存量资产的问题

(一)部分旅游资产基础设施不完善

郴州的存量旅游资产主要包括各景区长期闲置的大型游客中心、景区大型停车场、市场反响不及预期的人造景观等。通过调研发现此类资产在全市文旅行业中占比不高,但影响较大,是导致景区综合实力不强、游客体验度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景点的交通、餐饮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设备以及配套服务不完善导致许多旅游产品落后于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

(二)部分演艺资产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演艺资产存在着有闲置剧场、面临淘汰的演出设备、市场欢迎程度不高的演艺节目等情况,如,裕后街的郴阳戏台、长卷的非遗体验馆等。郴州目前的演艺资产项目存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失灵,比如郴州的非遗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竞争力、影响力有待提升,地方特色非遗旅游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许多非遗旅游产品与服务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

(三)部分文旅地产缺乏长效运营机制

文旅地产主要业态有景区商业综合体、特色小镇、酒店、度假村、旅居民宿等,由于文旅地产与文旅产业不在一个周期通道里,文旅地产往往更快结束周期使得回笼资金涵养文旅产业达不到预期效果,以此模式打造的文旅项目发展难以为继,形成巨额财务负担。存在项目合作中断问题,许多地方空有一堆建筑、空间,缺乏专业运营团队,文旅地产项目普遍存在重开发、轻运营的现象,存在投资、建设和运营脱节的问题。

二、盘活郴州文旅存量资产的思考建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 19 号文件、36 号文件相关规定,郴州文旅行业在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做好这篇文章,将为推动文旅融合释放出大量流动资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旅游投资和优质的旅游供给,而盘活旅游业存量资产是稳步提升旅游投资活力、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的重要途径。只有把创新增量和改善存量一起抓,把“添优质”与“去库存”统筹起来,才能拓展旅游消费增长的基本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摸排存量,分类施策

一是全面梳理存量资源。 全面摸排存量文旅项目,建立项目清单和整改台账,勾勒盘活项目的大致范围,盘活资产处理一是闲置,二是低效运营。二是统筹存量项目包装。在梳理整合存量文旅资源基础上,对有投资开发条件的文旅项目予以建档入库。邀请专业人员科学确定初步的项目定位,有针对性的确定项目脉络,分析项目建设缺少的要素和资源,统筹各方资源进行补充和保障,并提出初步招商合作模式,完成招商前的项目包装,提升招商引资成功率。

(二)市场运作,激发存量活力

一是打造融合新模式。坚持以游为核心,以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要素为配套,顺应当前旅游分众化特点,大力发展非典型性旅游,开发一批高品质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集观光旅游、特色餐饮、文体娱乐、演艺体验、特产购销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项目,推动文旅产业链式开发、深度融合,提升郴州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能力。二是开发旅游新业态。盘活存量文旅资产要紧跟市场变化的风向,积极调整,开发新产品、新业态,对郴州来讲,要用好现有的文化资源,打造核心业态,形成独特优势,吸引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创新开发研学、民俗、户外运动等新型旅游项目,像乡村房屋、废弃工业厂房等都是休闲旅游可以利用的资源,加以改造就能变“废”为宝。例如,桂阳县通过城投集团盘活桂阳文化园古城,打造成知名研学旅行营地。苏仙区利用废旧矿区711矿打造军工主题的时光小镇,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文化旅游的新亮点。三是延展文创新产品。一切产品都可能成为文创产品。通过充分激活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本土资源,将特色民俗活动与研学、文创、教育等结合,转化成可体验、可参与、可互动的旅游产品,引入网络直播等新兴市场主体,不断拓展旅游空间,赋能传统产业产品文化价值,让其产生更大经济效益。

(三)产业融合,用活存量资产

旅游产业是多业态融合产业,能够带动100多个相关行业。产业融合是推动文旅存量资产盘活的重要途径。深化文旅融合发展,通过挖掘郴州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福地文化、民俗民风等文旅资源,重点发展文创、研学、演艺、影视动漫四大新业态文旅项目整合文旅存量资源,增添旅游的附加值。比如闲置演艺资产可以将非遗与文旅融合进行创新,湘昆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换装体验、在非遗街区或者闲置演艺场地开展集中展示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深化农旅融合发展,创新“农业+研学”“农业+节庆”“农业+非遗”等农旅融合模式,开发亲子休闲农园、乡村露营地、乡村研学基地、乡村度假区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把闲置的资产转化为乡村民宿,加快构建精品旅游民宿集群。比如宜章莽山通过盘活游客服务中心的场地,将“莽山传奇”瑶族风情文化演艺与旅游融合,加上了长桌宴和莽山优质农产品特产展销,通过原生态的绿色食材和地道的瑶族风味,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感。深化体旅融合发展,通过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森林运动、草原运动、体育赛事五大类型体旅融合项目。以莽山、飞天山、仰天湖、东江湖等重点景区为依托,发展登山、越野、漂流、溯溪、森林穿越、环湖骑行等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用体育活动带动存量资产的利用,推动旅游+文体产业集聚发展。

(四)创新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通过融资入股、招商引资、收购重组、启动续建和包装运营等强有力措施,让“沉睡”资源活起来。一方面,政府可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投资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通过PPP模式、产业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旅领域,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为盘活存量旅游项目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同时,建议金融机构在支持旅游存量项目盘活时,对民营投资的旅游项目保持相应扶持比例。另一方面,将有效盘活旅游存量资产纳入地方产业发展的体系中,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优质企业,经转租、融资入股等方式盘活现有旅游产业相关的闲置资源,支持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同时,郴州市还可以积极探索文旅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方式,为文旅存量资产的盘活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石钖,刘峥,黄剑蓉.盘活红色资源,文旅融合促传承[J].当代广西,2023,(04):28-29.

[2]刘松,梁俊平.构筑平台促融合盘活资源强联动——关于常州加快建设文旅休闲明星城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2021,34(01):1-2.

[3]本刊编辑部.闲置废弃校舍等村集体公共公益设施如何盘活用于乡村文旅[J].新型城镇化,2023,(0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