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牙周炎病人口腔自我保健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

张亚平 李莹 金丹 王会娟通讯作者

临潼康复疗养中心 710600

【摘要】:现阶段牙周炎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对于牙周炎患者而言,其自我保健行为对于病情及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影响牙周炎患者自我保健行为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包括认知状态,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自我效能等。本文综述了牙周炎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的相关因素因素。

【关键词】:牙周炎;自我保健行为;影响因素

现阶段单纯的牙周炎治疗难以恢复已经损坏的组织,但是能够通过针对性的牙周治疗抑制患者病情的进展,但需要患者自身具有优良的口腔自我保健行为。但现阶段我国牙周炎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呈现为低水平状态,如杨海静[1]等人的研究指出:现阶段存在超过半数的牙周炎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失访。因而及时明确影响牙周炎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综述牙周炎病人口腔自我保健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详情如下所示。

一、牙周炎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影响因素

1.1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即对自身达到预定目标所需的信念及行动力,在张运梅[2]等人的研究中指出:自我效能属于影响牙周炎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的相关因素。时荣艳[3]等人应用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落实对于口腔疾病患者的调查,发现此类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尤其是老年患者自我效能更低。同时研究指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以及认知水平等均属于影响患者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对牙周炎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结合上述认为,现阶段我国亚洲呀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水平相对较差,而自我效能则属于重要的影响因素,因而在实际对此类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落实针对性的心理以及行为干预,以确保患者病情状态及预后的改善。

1.2认知水平

优良的认知是改变行为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口腔保健处于发展阶段,相比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于口腔疾病的认知同样存在明显的差异。如陈宝猜[4]等人的研究显示:其通过针对口腔疾病流失患者开展调查,发现此类患者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自身病情已经痊愈”但通过针对患者落实检查发现,其病情仅是得到改善,但病情的缓解并不等于治愈。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多数患者存在认知方面的偏差。尤其在中年以及老年群体,其对于口腔疾病的认知处于低水平状态,当患者认知水平较低时,不仅可对其自我效能产生影响,同时可使得患者自我保健行为受到明显的影响。同时李月梅[5]等人的研究显示:相比于老年以及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年轻及受教育水平高的患者,其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前者,且此类患者自我保险行为同样更具优势。结合上述,认为认知因素属于牙周炎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其中中老年群体以及受教育程度低群体则极易出现认知偏差,因而需重视对于此类患者群体的指导,以改善其口腔自我保健行为状态。

1.3病情严重程度

以慢性牙周炎以及侵袭性牙周炎为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具有病情发展缓慢的特点,其区别于侵袭性牙周炎,存在典型的口腔疾病症状,慢性亚洲呀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使得多数患者忽略了自身病情以及口腔的自我保健,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使得患者口腔健康受到明显的影响,此时患者才开始重视对于自身的口腔保健。如张宝玲[6]等人的研究指出:患者牙周炎病情严重程度属于影响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

二、针对牙周炎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的干预

2.1六步行为认知干预

六部行为认知干预最早有美国学者提出,其针对牙周炎患者认知干预流程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A.明确问题,B.构建信任与目标,C.改善认知行为,D.制定病实时行动计划,E.评估计划,F.维持计划。此类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具有优良的效果。如汪青风[7]等人将六步行为认知疗法融入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干预之中,显著改善了患者牙周健康状态以及自我效能。

2.2知信行干预模式

通过患者个体知识、信念转变行为的干预模式,现阶段多数学者将此类干预模式作为转变患者健康行为的基础。其主要从三个维度落实针对性干预,即:知识传递,构建信念,形成健康行为。将其用于牙周炎患者的干预过程中同样具有优良的效果。如杨毅[8]等人通过知信行干预模式显著改善了牙周炎患者认知水平以及自我效能。

三、结言

现阶段牙周炎已经成为威胁人群口腔健康的疾病,针对此类患者的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自身具有优良的口腔自我保健行为,才能够确保干预效果的提升,最大程度的改善其病情状态。但现阶段影响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而在干预过程中,需及时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并落实针对的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患者口腔自我保健行为。

参考文献

[1]杨海静,王永兰,张燕,等.慢性牙周炎患者长期牙周治疗失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0):3693-3699.

[2]张运梅,高杨,肖坤茂,等.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8):111-113.

[3]时荣艳.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5):2723-2727.

[4]陈宝猜,李奕芳.牙周病患者在维护阶段的健康自我管理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4):608-610.

[5]李月梅,陈露露,郑伟华.不同年龄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232-235.

[6]张宝玲.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影响因素[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7):874-875.

[7]汪青风,邵倩,闫福华.六步行为认知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影响的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20,28(3):156-159.

[8]杨毅,谭晓娟,刘奕沙.基于知信行理论的细致化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疾病认知度、口腔自我效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19):3467-3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