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科学探究变得有趣
李长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中心小学 528216
摘 要:
一、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倡导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应用和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关键词: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比赛机制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其中思维与探究能力尤其重要。少年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动、好强、好学、好模仿。同时,儿童年龄小,好玩,缺乏坚持性与韧性。这样老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天性,在科学探究中融入竞争机制。俗话说:竞争使人进步,能在竞争中获胜使人信心百倍。在竞争中失败的选手也会从拾勇气,力争上游。在科学课上,由于探究的活动特别多,把不同的探究活动设计成形式新颖的竞赛活动,必然驱动学生爱科学的热情,使科学探究生气有趣。
一、个人探究中的竞赛
科学课的探究活动形式多样,有课内的探究活动、课外探究活动。有个人探究活动,小组探究活动,班级的探究活动。个人探究活动,就是以个人为主体,一个人完成的科学探究,要求学生心细,对探究内容熟悉,操作能力强。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科学《给小车安个螺旋桨》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给小车安装螺旋桨需要哪些材料,然后对照科学实验材料中与说明书,了解制造这辆小车的制作方法。学生知道小车的构造后,自己独立制造螺旋桨小车。小车安装好后,自己试车,并在试车的过程中讨论:橡皮筋咬紧的圈数与小车的运动有什么关系?螺旋桨产生的风朝什么方向吹?和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当学生把小车制作好后,我立刻宣布比赛的决定:小车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向前奔跑,比赛各小车都有三次机会,把三次比赛的总路程加起,那一辆小车的路程最远,就胜出。比赛决出冠、亚、季等前三名,会得到老师的神秘礼物。哇!不得了,同学们立刻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准备参赛。我定下起跑线,让各位选手试车,做好准备,一生开始,教室内气氛紧张,选手们高叫:快!快!快!……其他学生齐喊:加油!加油!加油!……短短的40分钟眨眼就过来。下课铃响亮,同学们还沉浸在欢乐的比赛生中。
二、小组探究中的竞赛
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中,小组合作探究也是非常多的。小组合作,需要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攻破技术上的难关,把自己的探究作品力求尽善尽美,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别人配合默契的相处之道,让学生慢慢的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
例如:我在教学《鸡蛋保护器》时,就引用了小组比赛的方式,让班内个小组竞争。由于鸡蛋保护器的材料需要很多,而且实验材料中没有,所以我把每一个班分成七个小组,让学生讨论:做一个鸡蛋需要什么材料?海绵、纸巾、毛线、降落伞(可以用完好的塑料袋代替)、纸盒、棉布、一次杯子……由于需要带的物品较多,让学生自己小组内分工合作,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安排所带的物品。老师说明竞赛的规则: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作品后,现在教室把鸡蛋保护器举过头,扔下地面,如果鸡蛋不烂,就是教学楼一楼扔;接着是二楼、三楼、四楼、五楼。同学们听到高难度的挑战,纷纷惊叹,五楼?行吗?接着就有学生立刻回应:行,我们一定行!学生合作交流,利用风力减慢下降速度,利用海绵保护鸡蛋,避免鸡蛋接触地面……各小组的方法各异,但同一目标,为了保护鸡蛋。每一轮的比赛,哪一个小组的鸡蛋保护器顺利晋级,哪一个小组的鸡蛋保护器失败,都得到大家的欢呼与惋惜。过来一关,成功的小组成员都会拥抱一次,那情形就像打了一场大胜仗。最后胜出的有两个小组,他们欣喜若狂地分享老师的奖赏。经过一个学期后,讲起这一次竞赛,还在那里沾沾自喜。
三、班级探究中的竞赛
在学校学习中,班级与班级的竞争是最大的,我在学校教学五年级六个班的科学,在让学生做实验探究时,常常把他们进行班级之间的探究竞赛,并在竞赛中设立奖励机制,使六个班的学生,全情投入比赛中,他们一听是实验课,就跃跃欲试,争个你死我活。
简单,制造时间短,竞赛结果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这样的探究可以在让个人身份参加竞争;材料较多,制作麻烦,但也是短时间可以出结果的,小组比赛也很快体现出效果。但是如果效果要长时间的观察,对比才能出结果的探究,就要进行班级的竞争了。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做一个生态瓶》时,就引入班级竞争的机制。因为做一个生态瓶容易,但是要长期观察生态瓶,调整生态瓶中的生物的生态平衡,让它们适应瓶中的生活,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制定了一条特殊的比赛规则:一个星期后班内竞赛,一个月后进行班级间的竞赛。结果,由于学生对生态瓶的动植物生态平衡处理不科学,有的贪玩。所以,一个星期后,六个班中,大部分小组的生态瓶中的动植物大部分死掉。为了参与六个班的比赛,它们只好把整个班的生态瓶中的生物合在一起,每个班从新做了一个或两个生态瓶,并找出之前造成瓶中动植物死亡的原因,从新调整生态瓶,改变管理的策略。一个月后,我把六个班的学生把自己班中的生态瓶展示出来,让学生代表与老师代表作评价,选出最优秀的生态瓶。获得第一名的班级立刻欢呼起来。成功——真是来之不易啊!
通过长期的实验探究,我坚持遵循课标指导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同时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一年下来,所教班级的学生,长期都在动脑、动手、动口,合作交流,他们的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不断提高。本人认为凡是实验探究课,一定让学生做足准备,认真探究,并让学生在探究中对比,体现探究的乐趣。如果有需要让学生去室外观察的,必定带学生到室外心细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快乐。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爱上学科学。综合说,在科学探究,比赛竞争中,必然牵动学生爱科学的兴趣,使科学探究有形、有思、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