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德伯家的苔丝》:从农村女孩到独立女性的成长之路

作者

舒江鸾 李欢欢 李庆 李学丽(通讯作者) 黄如玉 韦云睿 李芳芳

贵州财经大学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主人公苔丝·德伯从农村女孩到独立女性的成长历程。通过对苔丝在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的多重压迫与挣扎的分析,揭示了她在逆境中逐渐觉醒并追求自我解放的过程。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和心理变化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全面展现苔丝的成长轨迹及其对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启示。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农村女孩;独立女性;成长历程

一、引言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被称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作为哈代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不仅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性洞察著称,更以苔丝这一复杂而鲜明的女性形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主人公苔丝·德伯作为一个农村女孩,经历了从天真无邪到饱受社会压迫,再到最终觉醒并追求独立的过程。这一成长历程不仅体现了个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挣扎与抗争,也为现代女性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和心理变化四个方面分析苔丝的成长之路,探讨她在逆境中的自我觉醒与解放。

二、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

(一)社会背景

托马斯·哈代笔下的《德伯家的苔丝》,故事发生在英国西南部的威塞克斯地区,时间大约在19世纪下半叶。那是一个工业革命逐渐波及乡村、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当时英国正值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社会风气保守,道德观念严格。然而,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异愈发显著,传统的封建制度和经济模式受到挑战,农民的生活陷入困境。苔丝所处的德伯家原本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但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他们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财富,沦为贫困的农民。这一社会背景为苔丝的成长提供了复杂的外部环境。

(二)家庭环境

苔丝的家庭环境对她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小农家庭,父母发现他们可能是当地贵族德伯家的后裔,出于对更好生活的渴望,他们鼓励苔丝去富有的德伯家寻求帮助。这一决定成为苔丝命运转折的开始。苔丝生活的农村背景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这里的农民靠着不稳定的农业收入艰难度日。苔丝的家庭原本就不富裕,父亲酗酒、母亲无能为力,一家人生活在贫困线上。苔丝作为家中长女,早早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重担,尤其是在父亲去世后,她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维持家庭生计。这种家庭环境不仅剥夺了苔丝接受教育的机会,也使她在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三、个人经历与心理变化

(一)苔丝的初次挫折

在小农经济逐渐瓦解的历史趋势下,苔丝的家庭负担不断加重,懦弱无能且爱慕虚荣的父亲逼迫她去攀附同姓的高门显贵。苔丝·德比,一个来自农村的年轻女子,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踏上了前往德伯家的旅程。她的初衷是通过与德伯家的亲戚建立联系,寻求经济上的援助,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况。然而,命运却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德伯家的庄园里,苔丝遭遇了亚历克·德伯的性侵犯。这一事件不仅是对她身体的侵犯,更是对她心灵的重创。

苔丝在遭受性侵犯后,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羞耻。这种心理创伤使得她在面对未来时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然而,苔丝并未因此沉沦,她选择了坚强地面对这一切。她意识到,虽然自己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但她可以选择如何继续生活。她决定离开德伯家,回到自己的家乡,重新开始生活。尽管她知道这一决定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她依然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

苔丝的这一选择,不仅是对亚历克·德伯的反抗,更是对自己命运的抗争。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找回失去的尊严和自信。在这一过程中,苔丝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强和独立的女性。她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希望。

(二)苔丝的自我觉醒

在与安吉尔·克莱尔的婚姻中,苔丝经历了从依赖到觉醒的转变,这一过程深刻地体现了她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追求。

起初,苔丝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乡村女孩,她的美丽和纯洁吸引了克莱尔的注意,两人逐渐产生感情。苔丝被克莱的开朗思维所影响,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然而,在新婚之夜,当苔丝真诚地告诉克莱尔自己曾被迫与亚历克·德伯发生关系时,他的态度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终克莱尔因无法接受苔丝的“不纯洁”而离开,这让苔丝开始对上帝和社会的不公提出质疑。她不断反思自己的经历与情感,内心渴望爱情却对自己过去的经历感觉到耻辱,这让她痛苦不已。她的痛苦并没有引来周围人的同情,反而处处受到谴责。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苔丝逐渐意识到,她不能永远依赖于他人的理解和同情。她决定不再默默忍受,而是去寻找独立自主的自我。

在克莱尔离开后,苔丝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她被迫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体验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小说中多次通过工作展示了她的勤劳与技能,表达了苔丝具有极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获得了雇主和同事的尊重和认可。这些经历使她变得更加坚韧和自立。她逐渐认识到,尽管社会对她的过去持有很大的偏见,但她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评价,而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内在品质。

苔丝的自我觉醒在她与克莱尔重逢时达到高潮。克莱尔回归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苔丝道歉,祈求苔丝和他重归于好。当克莱尔逐渐真正尊重和理解苔丝时,苔丝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她的价值不再依赖于婚姻或他人的评价。这一过程标志着苔丝从社会赋予的性别和阶级角色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地追求独立个体的价值与尊严。

四、苔丝的独立意识与抗争

(一)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苔丝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认识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首先,贫困出身成为苔丝内心的一道枷锁。苔丝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家中的劳动力老马在赶集时意外死亡后,家庭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妈妈要求苔丝去找德伯威尔的阔太太求助。经过内心激烈的斗争,在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的驱使下,最终苔丝勇敢的独身前往。这种情况让苔丝意识到了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苔丝在安吉尔·克莱尔的离开后更加认识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苔丝在农场工作时,不仅要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面对雇主的剥削与压迫。她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能,甚至比一些男人干的更好,最终苔丝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人,一定程度上为自己赢得了自尊。经济独立对苔丝来说,意味着她可以自主地做出决策,不再受制于家人或社会的压力。这种自力更生的经历让她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这种独立不仅增强了她的自信心,也为她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心理独立与自我认同

苔丝的心理独立主要体现在她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上。家庭的贫困并没有让苔丝萎靡不振,而是勇于承担家庭责任,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经济价值。苔丝在遭辱失身后,当她的母亲劝说她让亚历克·德伯娶她为妻时,苔丝坚决拒绝以身体和婚姻作为代价去攀附权贵,而是选择了逃离了。在宗教教条对女性的贞操有着严格的要求下,苔丝敢于生下并公开喂养“私生子”,甚至在牧师拒绝给孩子洗礼后,她决定自己给孩子洗礼,这种罕见的行为,让苔丝受到社会的谴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同时展示了她对传统道德和社会观念的挑战,显示了女性的反抗精神。

苔丝的成长之路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她在家庭、社会和内心世界的多重压力下逐渐觉醒,并试图打破束缚,寻找自我价值和自由。苔丝作为一个女性,生活受到性别角色的束缚,在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她的美貌反而成了她的负担,社会的双重标准和对女性的物化加剧了她的不幸,但是没有磨灭她的意志,反而让苔丝越挫越勇,在历经困难重重后,并没有完全屈服于命运,而是在绝望中保持强大的信念,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女性。

五、苔丝成长历程的现代启示

(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苔丝的成长历程对现代女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从一个纯真无邪的农村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的女性。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女性不应仅仅依赖他人,而应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独立和自主。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女性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坚韧和毅力,找到自我价值。

在现代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尤为重要。随着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她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而不仅仅是依赖于家庭或社会的角色。苔丝的故事为现代女性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榜样,她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去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教育机会和社会地位。这种独立意识的觉醒不仅有助于女性在社会中获得平等的地位,也为她们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标提供了动力。

(二)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抗争

苔丝的经历揭示女性遭受的多重压迫,这些压迫来自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在家庭中,苔丝承受着父母的期望和压力,他们将她视为改善家庭境遇的工具。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刻板印象限制了苔丝的选择,使她不得不面对来自周围人的偏见和歧视。法律和宗教的不公更是加剧了她的困境,使她在遭受侵犯后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公正对待。在这样的背景下,她的抗争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抗,更是对整个社会不公的挑战。

苔丝的抗争精神对现代女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尽管现代社会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女性仍然面临着各种形式的压迫和挑战。从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到家庭中的不平等分工,女性需要继续斗争,以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苔丝的故事鼓励现代女性要有勇气面对不公,勇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不断地追求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六、结论

苔丝·德伯的成长历程是一部充满艰辛与抗争的历史。她的生活经历揭示了19世纪末女性在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所承受的多重压迫。苔丝的故事从她作为一个纯真的农村女孩开始,逐渐展开为一位在逆境中觉醒并追求独立和自主的女性的奋斗历程。她的一生是对自我价值和自由的不懈追求,尽管面临着重重障碍,苔丝依然展现出了坚韧与勇敢。这一过程也为现代女性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有可能通过个人的力量和决心实现自我觉醒和解放。她的故事激励着现代女性去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去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地位。

总之,苔丝·德伯的成长历程是对女性独立和自主精神的颂扬。她的故事跨越了时间的限制,对现代女性仍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通过她的斗争和成长,我们看到了女性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道路上所展现出的无限力量和可能。

参考文献

[1]哈代.苔丝[M ].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徐明.主动的反抗者——以女性主义批评解读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47-49.DOI:10.16335/j.cnki.issn1672-2604.2009.04.008.

[3]潘红丽,陈丽霞.苔丝:传统与现代撞击成的悲剧人物[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4]张宏薇.苔丝与艾德娜:父权制度下的悲剧[J].学术交流,2003(04).

[5]杨柳娅.《德伯家的苔丝》中底层女性农民工的“超越”与“重生”[J].文学艺术周刊,2024(9):27-29

[6]朱颂.苔丝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4):67-69176

[7]唐建怀.从“忍辱”到“抗争”——《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的心路历程解读[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4):93-9486

[8]黄利玲. (2004). 苔丝悲剧的社会原因分析. 景德镇高专学报, 01期.

[9]George, M. (2017). Woman, Nature, and Observer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To the Lighthouse: An Ecofeminist Approach. Duke University.

[10]杨靖.爱的伦理观下解读《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J].文化学刊,2020(08):119-121

[12]杜舒亚.《德伯家的苔丝》的现代女性思想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9(11):48-49.

本文为2024年贵州财经大学在校学生科学研究项目本科生项目“《德伯家的苔丝》:从农村女孩到独立女性的成长之路”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BZXS018.

作者简介:

舒江鸾:女,苗族,2002年11月出生,贵州天柱人,贵州财经大学2021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贵州贵阳,550000 (第一作者)

李学丽:女,汉族,1984年1月出生,河南安阳人,博士,副教授,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00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