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暖认知:赋予儿童跨越思维困境的力量

作者

陈萍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小学

摘 要:相对于通过强化记忆、机械训练获得的“冷认知”,我们把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滋养的认知称为“暖认知”。学生的课堂学习应当是认知、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的“暖认知”加工过程。课堂教学需要关照情感浸润、思维碰撞等方面,才能够赋予儿童跨越思维困境的力量,实现由“冷认知”向“暖认知”的升华。

关键词:暖认知  情感浸润  思维碰撞

一、情感浸润下的“暖认知”:简单也可以深刻

课堂缺乏良好的情境导入,学生面对的知识就如一张严肃的面孔,令人望而却步。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内心状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尝试一下简单的改变,配合上一些简单的动作、表情、语言,学生的认知会因为有了情感的浸润而变得温暖起来,从而推动他们将快乐的情感与知识的创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教学片段】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图形(角的一部分被遮挡住),(语气轻缓,微皱眉头)请你猜猜看这是什么图形啊?

学生猜想: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角星等。

说明:(缓慢移开遮挡物)这个图形叫做角。

提问:角存在于哪里呢?现在请你走进我们的手工教室,去那里认识角吧!别忘了把问题也带上!

1.在我们的录播教室里有角吗?找一找,用手指一指(可以下座位)。

2.打开课本84页,自学例1,完成下面的填空。

角有()个()和()条()。

3.拿出课前老师为你准备的纸片,纸片上有角吗?如果没有,你可以做出一个角吗?捏住这个角,你有什么感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与前一次相比,老师配合上了一系列简单的动作、表情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例如“语气轻缓,微皱眉头”,“缓慢移开遮挡物”等,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一下子就被激活了。这时,学生在学习中就有了稳定的动力,能够以高昂的热情展开认知过程。他们自由地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寻找角,触摸角,不知不觉走进了“角”的世界。“角的顶点是尖尖的”,“我的身边存在好多角”,“角这个图形有很多形状”……这些简单稚嫩的语言是他们在自主阅读、自主思考中获得的最真实、最深刻的体会。

二、思维碰撞后的“暖认知”:错误也可以美丽

课堂上,那些“节外生枝”的回答有时会打乱我们的课堂节奏,不妨把这些错误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建构的场域,引导他们善待错误,巧用错误,在尽情的思维碰撞中,错误也可以成为课堂中美丽的风景。与此同时,我们的课堂或许也会生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温暖瞬间”。

【教学片段】

1.呈现结果,弄懂每个式子的意思。

①5×3②n×3③a×3④三角形的个数×3⑤a×b

师:这是老师搜集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答案,先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1:我想问问号,如何摆的不是5个三角形,如何表达?

号代表:嗯……我只写了一种情况。

生1(建议):你可以考虑下面几种方案。

号代表点头。

生2:第③种a表示什么意思?

号代表(解释):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

生3:⑤号为什么用a×b?

⑤号代表: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b表示每个三角形需要用到的小棒的根数。

生3:哦,那我明白了。

2.生生互动,逐步抽象。

师:现在每个式子的意思都弄清楚了,那你更欣赏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生4:我更喜欢第④种,因为它比较清楚,比较全面。

师(追问):怎么就清楚全面了,具体说一说。

生4:三角形的个数可以是1、2、3、4、5……,这些情况也包括进去了。

师:老师现在想采访一下①号同学,看了四号的答案,你想说点什么?

①号学生:我只写了一种情况,而他写的可以表示很多情况。

师(追问):也就是把很多的情况用一句话给……

有学生小声地说出了“概括”两个字。

师:是的,概括了。那三角形的个数×3能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在小组交流一下。

生5:三角形个数×3表示小棒根数。

生6:小棒根数和三角形个数是倍数关系。

生7:3倍关系。

师:谁来完整地说一下小棒根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生8:小棒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

师:也就是说这个式子不仅表示小棒的数量,还可以看出小棒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有想说的吗?

生9:我喜欢第⑤种,第⑤种也表示出了这样的数量关系。

生10(反驳):我觉得第⑤种没有第③种好,因为第⑤种中的“b”表示每个三角形用到的小棒根数,就是3,所以直接可以写成a×3。

师:你们同意这位同学说的吗?这里的“b”可能是其他数吗?

生11:不可能。我也喜欢第③种。因为③号的a可以表示三角形的个数,可以表示很多的数。

师(追问):那第④种也概括了啊。

生抢答:这样写很方便很简单。把“三角形的个数”这几个字换成“a”不仅概括,而且还简洁。

师:老师听明白了,那a×3能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

生12:不仅表示小棒的数量,还可以看出小棒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因为a×3其实就是三角形个数×3。

师:说的多好啊,是不是应该给点掌声鼓励一下。那n×3呢?

生13:和a×3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不同的字母可以表示同一个数量,那除了用a、n,还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

学生七嘴八舌,说出了很多字母。

师:是的,任何字母都可以。那这些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学生举例,像这样的数都是自然数,也就是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自然数。这一个小小的字母可以表示这么多的数,威力还真大啊!

当一个孩子向另一个孩子提问:如果摆的不是5个三角形,“5×3”这个式子如何表示出其他的情况?当学生说完了自己的观点,向其他同学发出邀请:我的想法说完了,你们还有什么要提问的吗?大家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充分地展示、讨论他们的“错误”,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共同学习、探究、合作、总结、创造,在邀请、对话时,他们会穷尽自己的智慧,却发现来自同伴的不同精彩,这会给他们带来惊喜,会对同伴产生发自内心的欣赏。他们在彼此欣赏的场域里,会演奏更美妙的思维“交响乐”。

认知、情感与意志过程的一体化,使得课堂学习表现为明显的“暖认知”加工过程,学生的思维更加鲜活、灵动。若思维是鲜活的,知识哪会是冰冷的?

【参考文献】

[1]倪松美.简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巩固与拓展[J].数学教学通讯,2018(25):45-46.

[2]应秀燕.拓展数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小学高段数学“拓展微课”设计策略例谈[J].小学教学研究,2018(17):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