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炼油设备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识别技术研究

作者

孙海鹏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炼油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故障,影响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振动信号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故障诊断技术,能够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振动特征,及时识别潜在的故障问题。本文从炼油设备常见故障类型出发,探讨了振动信号的特征以及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分析技术在故障识别中的应用。此外,还对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振动信号分析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卷积神经网络(CNN)及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方法在提升故障诊断准确性方面的优势。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总结与展望,本文提出了振动信号分析在炼油设备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前景,认为这一技术将极大推动设备故障诊断的精确性与实时性。

关键词:振动信号分析;故障诊断;时频域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炼油设备在石油加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设备的故障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对安全运营造成严重威胁。传统的设备监测与维护方法依赖人工检查和定期检修,虽然能够发现部分故障,但对于复杂故障模式的识别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进步,振动信号分析作为一种高效、精准的故障诊断工具,逐渐被应用于炼油设备的实时监测中。通过对设备振动信号的分析,可以有效识别出异常变化,从而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预测与干预。振动信号包含了丰富的设备运行信息,其特征变化往往能反映设备内部的故障状况。本文旨在探讨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识别技术,分析现有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数据驱动的技术进展,提出未来在炼油设备中的应用前景。这一研究为设备的智能化维护和优化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一、炼油设备故障类型与振动信号特征

在炼油设备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泵的失衡、压缩机的气蚀、齿轮箱的磨损及轴承的损坏等。这些故障通常会影响设备的运转稳定性,进而引起设备产生异常的振动信号。例如,当泵出现失衡时,振动幅值会显著增加,频率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同样,齿轮箱的磨损也能通过频域信号的不同频率峰值反映出来。对于这些常见故障,振动信号作为早期诊断工具,可以帮助及时识别异常,并为后续维修和保养提供关键依据。振动信号在设备故障时会呈现出一系列特征变化,这些变化能够有效反映设备的健康状况。例如,时域分析通常关注信号的幅度变化,如均方根(RMS)值的升高,可能表明设备出现了机械故障。而频域分析则通过观察信号中的频率成分变化,帮助识别故障类型,如频率偏移、谐波成分的增加等。振动信号分析不仅仅是设备故障识别的重要工具,它还可以帮助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出现异常前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持续监测振动信号并进行定期分析,可以为炼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避免设备的突发故障,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通过这些特征的变化,我们可以准确地识别设备故障,并为维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振动信号分析方法

2.1 传统信号分析方法:时域与频域分析

时域与频域分析是最常见的振动信号处理方法之一。在时域分析中,常通过均方根值、峰值、波形形态等统计量来评估设备的振动状态。这些时域特征可以反映设备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振动强度,通常用于初步的故障筛查。与此不同,频域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振动信号转化为频率域,揭示设备的运行频率与故障相关的特征频率。频域分析能够帮助识别频率成分的变化,尤其是某些特定故障(如齿轮箱故障或轴承损坏)通常会产生典型的频率模式。因此,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在振动信号分析中相辅相成,为设备故障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各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非平稳信号时。对于复杂或多故障模式的振动信号,这些传统方法可能无法充分捕捉到信号的动态变化。因此,时频域分析方法逐渐被引入,用于提高信号处理的精度和准确性。

2.2 时频域分析与小波变换

时频域分析方法通过结合时域与频域的特点,能够对非平稳信号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相比,时频域方法更适合处理那些频率成分随时间变化的复杂信号。特别是小波变换,它通过多尺度分析能够更好地捕捉信号的局部特征,特别是在信号频率快速变化的情况下,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地提取信号中的瞬时频率成分,这对于诊断突发性故障(如轴承故障)尤为重要。例如,在轴承出现损伤时,振动信号的频率成分通常会表现出显著的变化,使用小波变换可以实时捕捉到这种变化,并帮助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化特性,使得其在多故障模式识别、噪声抑制等方面展现出较传统方法更高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三、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识别技术

3.1 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与决策树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机器学习方法逐渐成为振动信号分析领域的重要工具。特别是支持向量机(SVM)和决策树等分类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故障识别中。通过提取振动信号的多种特征(如时域统计量、频域特征等),我们可以将这些特征输入到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中,进而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分类算法,能够通过构造高维特征空间,在复杂的信号空间中划分正常与异常模式。决策树则通过构建树状结构,根据不同特征的阈值逐步进行分类,最终输出设备的故障类型。这些机器学习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不同的故障模式自动调整模型,适应不同类型的振动信号,为故障诊断提供精确的支持。这些方法的成功应用,得益于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非线性的问题时,它们的预测能力表现尤为突出。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机器学习方法将越来越能适应工业设备故障诊断的需求。

3.2 深度学习技术: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深度学习技术,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为振动信号分析带来了更高的自动化与准确性。CNN在图像处理中的成功应用,使其也逐渐被引入到振动信号的分析中。CNN能够自动提取信号中的关键特征,避免人工提取特征的繁琐过程。它通过多层卷积和池化操作,逐渐提取信号中的层次化特征,特别适用于振动信号的多维度模式识别。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则是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另一重要工具。在振动信号分析中,LSTM能够有效捕捉信号中的时间依赖关系。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相比,LSTM特别适用于处理具有长期依赖关系的振动信号,能够识别设备运行中细微的变化,提供实时故障检测。通过自动学习和适应不同的振动信号特征,提高故障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它们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实时故障预测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深度学习能够不断优化其识别模型,推动设备智能化管理的进程。

四、结论

本文探讨了炼油设备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识别技术,分析了设备故障类型及其振动信号特征,并详细介绍了传统时域、频域分析方法以及更先进的时频域分析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提升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随着振动信号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驱动的故障识别方法在炼油设备管理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和非线性信号方面表现优异。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振动信号分析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实现设备的精准预警与维护。总之,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识别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现代炼油设备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程新续.炼油用离心泵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2,(24):36-37

[2]向明胜.离心泵振动信号时频分析与编码器混合的特征提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24.

[3]王永夏.海上石油平台多级离心泵机械故障检测方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4,44(04):51-53.

[4]冯英,武建文,王智,等.GIS多频振动信号产生机理及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4,44(19):7863-7877.

[5]高玉林.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化工设备振动故障检测方法[J].化工管理,2024,(25):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