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农村幼儿园区域材料分层投放“技巧”研究
俞风红
奇台县古城乡中心幼儿园南湖村分园 831800
引言
随着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区域活动以其自主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特点,为幼儿提供了探索与创造的空间。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农村幼儿园,由于资源有限、教师经验不足以及家园教育观念差异等因素,区域材料投放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与层次性,无法有效满足儿童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传统投放方式多以教师经验和主观判断为依据,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和差异,导致部分儿童在活动中缺乏积极性或因材料过难而产生挫败感。基于儿童视角的材料分层投放强调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关注其发展水平、兴趣和需求,科学地进行层次化安排,从而使区域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情境中,这种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与实践更显重要。它不仅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还能促进教育公平,为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一、基于儿童视角的区域材料分层投放的理论基础
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这是分层投放的理论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教育材料应与其发展水平相匹配。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则强调,儿童的学习应在其现有能力与潜在能力之间的区域进行,教师应通过适度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其实现发展跃升。因此,区域材料的投放需要兼顾“可理解性”与“挑战性”,既不能过于简单失去学习价值,也不能过于复杂导致儿童丧失兴趣。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儿童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在与环境互动中不断获取知识与经验,这就要求材料投放能够提供丰富的探索机会,激发儿童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因此,分层投放不仅是对教育理念的回应,也是实现教育个性化与适宜性的重要策略。
二、农村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现状分析
农村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材料投放的单一性较为突出。由于经费不足,教师常常依赖日常生活用品或重复使用少量教具,缺乏丰富性和创新性,导致儿童兴趣不足。其次,材料投放的随意性较大。部分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材料准备多基于个人经验,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结果造成部分儿童在活动中积极性高,部分儿童则无法有效参与。再次,分层不足是普遍问题。教师往往将相同的材料统一投放,忽视了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能力强的儿童缺乏挑战,能力弱的儿童难以完成任务。此外,家长教育观念的局限也影响了区域材料的丰富性与适切性,不少农村家庭认为“玩”无益学习,缺乏对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理解,从而限制了材料投放的外部支持。这些现状表明,农村幼儿园亟需探索科学有效的分层投放“技巧”,以提高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
三、基于儿童视角的区域材料分层投放策略
在农村幼儿园实施材料分层投放时,应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与差异性,结合实际条件灵活运用。首先,基于年龄发展的分层。针对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教师应设计难度由浅入深、内容由具体到抽象的材料。例如,小班幼儿可以提供大型积木、图片拼插等直观性材料,中班幼儿可以提供半成品操作材料如纸板、纽扣,大班幼儿则可以增加情境性和任务性材料,如小型实验工具或自制交通模型。其次,基于能力差异的分层。在同一年龄组内,儿童之间的能力水平差异显著,教师应投放多样化材料,如在“建构区”中既提供简易的插接玩具,也提供复杂的建筑模型,使不同水平的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再次,基于兴趣取向的分层。儿童兴趣往往决定其参与积极性,教师应通过观察与交流了解儿童偏好,将材料与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例如,喜欢绘画的儿童可以在美工区得到丰富的绘画工具,而对动手操作有兴趣的儿童则可以获得更多实验或拼装材料。最后,动态调整是关键。教师应在活动中持续观察,根据儿童的反馈不断补充、更新和优化材料,形成“投放—观察—调整”的循环机制,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投放。
四、农村幼儿园分层投放的实践技巧与创新路径
在资源有限的农村幼儿园,材料分层投放的实践需要注重技巧与创新。首先,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挖掘生活化与自然化材料。例如,可以收集废旧纸箱、瓶盖、玉米棒、竹子等农家常见物品,通过加工与设计转化为教学材料,不仅降低成本,还能增强儿童对生活环境的熟悉感。其次,应注重教师合作与集体智慧的发挥。农村幼儿园教师人数有限,专业性也存在不足,因此应通过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等方式提高材料投放的科学性和丰富性。再次,应鼓励家园共建,发动家长参与材料收集与改造,让家庭与幼儿园共同为孩子创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此外,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投放方式。虽然农村地区硬件条件有限,但教师可以利用简易的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或短视频,为儿童提供更多元的情境体验。最后,教师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应注重引导,既尊重儿童自主选择,又通过提问与互动启发他们深度探索,从而提升材料的教育价值。通过这些技巧与创新路径,即使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也能实现高效的分层投放。
五、结论
基于儿童视角的区域材料分层投放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更是提升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的分层投放,可以使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儿童都能在区域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激发兴趣、发挥潜能并实现自主发展。研究表明,分层投放能够增强区域活动的教育性与趣味性,促进儿童的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然而,在农村幼儿园的实践中,仍需面对资源有限、师资不足和家园共识缺乏等挑战。因此,未来的发展应聚焦教师专业成长、家园合作机制的完善以及地方教育资源的整合,同时探索信息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投放模式。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材料分层投放将更加科学、系统与高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的发展需要,真正实现“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芳娣.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现状与优化研究[J].新课程,2022,(22):128-129.
[2] 刘琼.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策略探究[J].教师,2021,(26):56-57.
[3] 李腊梅.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材料投放适宜性提升策略与实践研究[J].学周
刊,2021,(26):181-18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