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情境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王亚涛
河北省博野中学 071300
摘 要: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愈来愈大,所能起到的效果也愈显重要。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能让学生看到更为生动的影像、动画和图文,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在高中生物学的课堂上,老师们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将信息科技运用到合适的生物学学习环境之中,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环境之中进行思考,寻找出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逐渐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以下就是对这一点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 ;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 融合
1 高中生物情境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优势
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情境教学是一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手段,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在高中生物学的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营造情境,例如:通过实物教具搭建情境,通过生活探究搭建情境,而对于老师来说,运用信息技术来推动情境教育,则有其独到的优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促进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对于学生而言,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提出了问题之后,他们就会开始积极地进行思维。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情境,能够为学生带来较强的听觉与可视上的刺激,在情境中,学生更有可能产生认识上的冲突,产生怀疑,而在好奇的驱动下,他们会积极地去思考和探索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老师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情境,可以使他们的问题意识逐渐加强,在面对新的知识和事物时,他们也会不知不觉地提出问题,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2)提高学生的问题求解水平。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生物学知识的获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物知识结构,是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独立地进行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 高中生物情境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
2.1 构建可视化情境,探索生物学科本质
可视化的环境是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把图片和视频等材料引入到课堂中,把那些抽象的知识以可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生物学科中存在着许多抽象的生物概念、生理现象和生命现象,如果仅仅依靠口头的语言,很容易让他们难以记住这些知识。对于这种情况,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将信息科技运用到课堂上,利用视频声音、动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把这些知识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使他们能够通过表层的现象去探究生物学的实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生成和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当老师对“DNA复制过程”这一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方式,把 DNA的解旋、子链合成、再螺旋等步骤通过动画演示,让同学们对生物学的世界有了更为直接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营造这种可视化的情境,能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他们体验到生物学的快乐。再比如,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信息科技,展示相关的思路,逐步展示细胞核、细胞器、细胞膜等相关的知识,使他们能够全面地认识这三种结构的组成,并对它们的作用加以说明,从而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在教学中,老师用思维导图向同学们演示直观的图表,为他们提供一个完备的知识链条,使他们能够直观地了解无形的思考过程,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认识。
2.2创设批判情境,培养批判思考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批判思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有益。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在进行一种研究的过程中,能够从一种特定的现象中,找到一个特定的问题,同时能够按照自己的认知和逻辑进行反思,而批判性思维则包括两个因素,即质疑和求证。批判思考的核心是“反思”,它意味着要在反思中不断地提问,既不要马上接受,也不要反驳,要把客观事实和证据相结合,进行检验和验证,才能作出结论,换句话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提问,还要进行实践的探究。在高中生物学的课堂上,老师们要能够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适当的批判情境之中,让学生去质疑、去判断、去求证,扩大学生的学习深度,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去发展自己的批判精神,也能够更好地适应他们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高中生物学老师在信息科技的帮助下,为学生创设如下的关键情境:
(1)根据需要建立关键的学习情境。对于高中生而言,在生物教学中,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制约,往往会犯一些错误。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等没有清晰的认识,也没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批判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使用信息科技,来设定适当的批判性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和思考知识,让他们养成敢于质疑、独立思考、擅长求证的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当老师对有关“糖类”的知识进行指导时,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老师首先向他们展示科学家关于纤维素、糖的研究结果,开阔他们的视野,然后再由老师提问“人体对纤维素的吸收困难,而有些科学家却把纤维素等其他糖类称为第7种营养呢?”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2)运用生物学的知识进行情境创设;生物学是一门研究性学科,它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生物科学史是生动的探究性、批判性学习的实例,对生物科学史的探究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对生物学知识的探索,从而加深对生物的本质的认识,同时也能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质疑、求证、修正的过程,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出相关的批判性思维,从科学的视角来学习。在高中生物课本里,有很多的史料,比如,从细胞说的建立过程,到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蛋白质的诞生,到生物被膜结构的发现过程,老师们通过信息科技,把这些历史的内容展示给了他们,给他们创设了一个环境,引导他们进入到生物科学史之中,让他们了解到科学家们的艰难探索之旅,使他们能够认识到问题的重要,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学习知识。
结语:
总之,在高中生物学的课堂上,老师们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情境,推动情境式的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学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生物学学习成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中生物老师要与学生的认识需要相适应,从生物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将信息技术和情境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皮凤.高中生物情境教学策略刍议[J].读与写: 上旬,2022(7):190-192.
[2] 马之绘.高中生物开展情境教学的尝试与探索[J].高中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7):65.
[3] 苏科庚.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八种策略[J].生物学教学,2022,47(2):15-17.
[4] 罗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浅析[J].高中生作文指导,2021(31):113.
[5] 王涵乔,孙亚,余晓平,等.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教师,2021(1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