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作者

马健

广东省惠州市三新小学 516001

摘 要:思维可视化在整本书阅读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思维过程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增强学生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合理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书籍结构,分析人物关系,有效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以三年级课外阅读为例,探索了基于思维可视化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整本书阅读;三年级;课外阅读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阅读整本书能够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掌握阅读的方法,但是如何高效的进行整本书阅读也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思维可视化作为一种创新的阅读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路,将抽象的思维过程运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一、阅读前的准备

教师在推荐书籍之前要充分了解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三年级的学生通常对故事性强、充满奇幻色彩和趣味性的书籍更感兴趣,阅读能力处于从初步理解向深入理解过渡的阶段,因此推荐的书籍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从众多的课外书籍中精心挑选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这些书籍可以涵盖不同的题材,如童话故事、冒险故事、科普读物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在制定阅读计划之前,教师要与学生共同确定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包括理解书籍的主要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等。

例如,教师与学生交流、观察他们的日常阅读行为以及分析以往的阅读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不同类型书籍的喜好程度,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动物题材的书籍感兴趣,教师就可以推荐《西顿动物记》《黑骏马》等书籍,在挑选书籍时,要注意书籍的内容质量、语言表达和教育价值,教师需要认真思考这些书籍是否能带给学生感悟,是否可以帮助学生成长,教师可以先将书籍的大概内容制作成图书卡,让学生们能够事先了解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自主选择选择阅读的书籍,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制作图书计划表,比如每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制作读书笔记,记录自己阅读到的精彩片段等。比如在《夏洛的网》中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之间的真挚友谊,语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书籍的主要内容、作者背景等,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播放动画片段、讲述精彩片段、展示书籍插图等。

二、阅读中的指导

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让学生明确批注的目的是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向学生介绍一些批注的方法,如划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疑问等,批注阅读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为思维可视化提供素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批注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制作成思维导图、故事地图等可视化作品[1]。

例如,在阅读《昆虫记》时,教师可以运用PPT为学生们出示一些各种各样的昆虫以及昆虫的习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昆虫记》这本书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并为学生们的阅读设计明确的目标,比如在阅读《昆虫记》时,学生们需要从中了解不同的昆虫以及产生自己对昆虫的感受,明确的目标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更有计划,教师引导学生划出描写昆虫外形、习性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对这些昆虫的认识和感受,如果学生对某个昆虫的行为感到好奇,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疑问,以便在后续的阅读中寻找答案,每周安排一次批注交流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书拿出来,互相欣赏对方的批注内容,使学生学习到其他同学的批注方法和思考角度,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教师还要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思维导图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思维导图的形式和作用,详细介绍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如确定中心主题、划分分支、填写关键词等。

三、阅读后的分享与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是阅读后分享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三到五名学生组成,给每个小组确定一个讨论的主题,鼓励学生互相倾听、互相尊重,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2]。

例如,在阅读《夏洛的网》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可以是“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的友谊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在讨论“书中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这个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理由,并进行辩论,有些学生可能认为夏洛为了拯救威尔伯而牺牲自己的情节最让他们感动,而有些学生可能认为威尔伯在夏洛死后,努力照顾夏洛的后代的情节最让他们感动,学生们在相互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辩论赛。学生们为了赢得辩论赛的胜利和自主收集相关的材料,并用提出自己的感想,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具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学生们不断提出自己的感觉,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书籍中的情感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要在交流中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的观点,共同寻找最佳的答案,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时候,采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书籍内容,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书籍类型和阅读目的,为学生们选择合适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以此来达到最好的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秦庆兰.梳理作品基本内容与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运用--以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23(4):65-67.

[2]杨菊花.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3(2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