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686项目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成效分析

作者

周汉欢 王莉 马晓翠

武汉市江夏区精神卫生中心

摘要: 目的:基于“中央财政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项目内容中“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执行情况分析,探讨适合辖区实际的贫困患者门诊服药补助方式方法, 以促进患者更好地享受到国家救助救治政策,提高患者社区规范管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方法:①选取2019 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全区纳入“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患者为对象。②选取区残联2024年6月享受残疾人服药补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5年来纳入全区686项目“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对象和纳入区残联残疾人服药补贴患者的服务管理落实成效。结论:①依托686项目开展送技术上门、送药上门服务,对残联残疾人服药补贴发放方式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②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救助救治方案才能更好将服务患者落到实处。

关键词: 686项目;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社区管理;残疾人服药补贴;救助救治

2004年12月开始的“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因第一年获得中央财政专款项目经费686万元被简称为“686项目”[1]。“686项目”共纳入六类精神疾病患者,为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2]。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支持以下工作:(1)病例筛查与确诊;(2)贫困患者治疗补助:含居家药物维持治疗、专项化验和复诊;(3)2-5级危险行为病人应急处置和专科医生提供对社区医生的随访技术指导;(4)登记病人家属护理教育;(5)项目管理技术指导(项目管理、个案管理、医师、数据管理、民警、居委会人员等);(6)项目质控、数据处理、考核评估及表格印刷[3]。本文主要分析贫困患者治疗补助(含居家药物维持治疗、专项化验和复诊)。

本文以辖区2019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纳入“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和残疾人服药补贴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如何有效利用国家救治救助资金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形成高效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为今后进一步完善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 年7月1日-2024年6月30,全区累计纳入“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80人次,自愿接受项目专项化验检查患者173人次;2024年6月30日,全区在册管理患者3322人,服药人数2969,服药率89.37%;规律服药人数2712,规律服药率81.64%;纳入区残联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患者1361人,规律服药人数1270人,规律服药率93.31%。

1.2 项目执行方式

依托区精神卫生中心,按照686项目要求为当年纳入“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的患者免费提供复诊和维持治疗药物。依托患者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免费提供专项化验和健康体检。

1.2.1 筛查评估 区精神卫生中心按市级主管部门下发项目任务清单将筛查任务分解到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依托街道精防专干和乡村医生,梳理出当年本辖区内符合“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对象,通过区精卫中心精神科医生下沉社区技术指导,入以户或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集中的方式开展复核诊断和复诊评估,采取知情同意自愿原则进入项目组(含居家服药治疗、每季度一次专项化验、每半年一次复诊)。

1.2.2 药品发放 通过区精卫中心精神科医生下沉社区技术指导入户复诊,评估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街道精防专干根据辖区项目组患者治疗方案申请区精卫中心精防办集中领取配送患者口服药,精防专干在每季度随访时将患者的口服药交给患者监护人保管,开展健康宣教、居家康复和用药指导,督促患者规律服药,

1.2.3 专项检查 本着知情同意自愿原则,依托患者辖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为患者免费提供专项化验和健康体检。

1.3 服药补贴

贫困患者治疗补助(含居家药物维持治疗、专项化验和复诊)汇总

2024年6月30日,全区残联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患者1361人,按150元/人/月的标准进行发放,本月发放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204150元。其中随访发现持续未服药患者91人。

2.结果与分析

2.1 工作成效

江夏区位于武汉市南部,北与洪山区相连,南与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接壤,东临鄂州市梁子湖区、华容区、黄石市大冶市,西与蔡甸区、汉南区隔江相望。南北长83.2千米,东西宽54.17千米,总面积2009平方千米[4]。20年余年来,江夏区北片地域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南片经济落后于北片的社会现象,南片地区人口大量涌向北片,现常住人口以老弱病残为主,常住人口全区占比33.71%,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区占比47.94%,无监护弱监护失访非在管及既往危险性评估3-5级患者占全区高风险患者的41.30%;五年来“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者280人次中,南片地区130人,占比46.43%。

2019年以来,区精卫中心严格落实精神科医生下对分片技术指导工作,协助各街道精防专干开展居家患者服药指导和随访评估,重点关注“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患者,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让本村或邻村其他患者认识到坚持服药对维持患者病情稳定的重要性,全区在册患者规律服药率分别为2019年72.88%、2020年76.93%、2021年79.26%、2022年80.56%、2023年84.47%。

2.2 分析

区内三所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均位于江夏区东北端,南片患者绝大多数居住于农村出行困难,患者主动门诊复诊率较低,为了提高患者服药率经过调研笔者所在团队探索免费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方式,有效提升了“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受病例任务数和补助标准/例所限,部分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全年门诊服药金额较低,因监护人不愿意调整治疗方案而放弃进入项目组。区残联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直接进入患者银行账户(无论患者是否药物治疗),其家庭体会不到政府给与的服药补贴获得感,部分家庭甚至理解为生活补助,笔者所在团队拟探索“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补助”和“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两项经费打通使用,为全区所有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免费门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因缺乏相关政策和部门支持而未能推行。

3.讨论

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686”项目的服务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管理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患者的病情稳定性尤为重要。患者病情稳定是消除症状、改善认知、恢复社会功能等的重要前提[5]。如何有效提高患者居家服药治疗,合理利用、调配多部门现有救助救助资源,制定适合本地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需要加强现有患者救治救助政策的充分利用,落实专业机构的分片包干精神卫生技术支持,加强培训及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基层精神疾病防治人员服务能力,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精神卫生资源的利用能力[6]。

参考文献

[1]马弘,刘津,何燕玲,等.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686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0):725—728.

[2]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总结【R】.北京:北京大学第六医院。2011.

[3]文件,关于印发武汉市2023年中央财政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4]江夏区_百度百科 (baidu.com),地理位置.位置境域

[5]袁美英,戴涛,史俊研.患者病情与患者关系和照顾时间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6):866-868.DOI:10.11655/zgywylc2016.06.040

[6]姚丰菊 ,张伟平,张瑞岭,等.河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现状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1):2702-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