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卵圆孔封堵术治疗偏头痛合并右向左分流的临床研究

作者

黄继红 王延婷 陈如艳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目的: 探讨卵圆孔封堵术治疗偏头痛合并右向左分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7月我院神经科内科及心内科收治的偏头痛合并RLS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偏头痛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PFO封堵术治疗。分别于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头痛程度VAS评定,分别于平静状态、Valsalva动作观察两组患者RLS分流程度,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效率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TE观察RLS情况为0级27例、Ⅰ级3例;对照组0级2例、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1月随访,发生心悸2例,胸闷2例,四肢无力1例,发生率16.67%,6个月后随访,症状全部自行消失。结论:卵圆孔封堵术治疗偏头痛合并右向左分流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偏头痛;右向左分流;封堵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指出生后超过三年,房间隔的原发隔和继发隔仍未粘连,以致无法形成解剖上的闭合,存在的左右心房间的裂隙样通道,在压力不平衡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性打开,从而形成水平分流[1]。最近研究显示,大约25%的成年人中可发现PFO,PFO为目前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偏头痛可能与PFO所致的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密切有关[2-3]。本文回顾分析2022年1月—2024年7月,我院采用卵圆孔封堵术治疗偏头痛合并右向左分流3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评价PFO封堵术治疗偏头痛合并RLS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7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神经科内科及心内科收治的偏头痛合并RLS患者,采用经胸右心声学造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胸心脏超声检查且符合国际头痛分类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排除外伤性头痛、酗酒、药物滥用史者,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有颅内动脉瘤、占位性病变及脑血管意外史等严重颅内器质性病变者,合并其他中枢神经性疾病、心脏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者,阿司匹林过敏者,无法完成Valsalva动作及不符合手术指征者。共收集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0~69(36.27±6.17)岁。病程1~24(7.23±5.02)年。先兆患者11例,大流量19例,合并高脂血症6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7例;观察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9~30(36.96±7.03)岁。病程1~23(7.41±5.24)年。先兆患者12例,大流量18例,合并高脂血症7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偏头痛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PFO封堵术治疗。参考文献[2-3]报道方法进行。患者采取仰卧位,于右侧股静脉处给予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并穿刺,将6F右心导管及导引钢丝送至右房,将导丝及导管经卵圆孔送入左房及左上肺静脉,并更换加硬导丝,更换加硬导丝后,沿加硬导丝将输送长鞘送至左房,然后再沿输送鞘管送合适的封堵器至缺损

处进行封堵治疗。应用经胸超声技术对封堵器位置进行判断,且确定出有无影响心瓣膜功能、是否同时右向左分流消失,行推拉试验确定固定良好后,释放封堵器,确定无异常后撤出输送装置,拔出鞘管并压迫止血 10min,然后给予包扎。待患者返回病房后,嘱绝对平卧24h,待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给予拆除绷带。所有行PFO介入封堵术后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 3~5mg/(kg·d),疗程6个月,若患者同时合并有房颤,给予服用华法林。

1.3观察指标  (1)头痛程度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头痛程度VAS评定,总分10分,0分无痛,最痛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重。(2)c-TTE观察RLS情况:分别于平静状态及Valsalva动作观察两组患者RLS分流程度。采用飞利浦 IU22/IPEQ7C超声多普勒检查仪,取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Valsalva动作后采用的是振荡生理盐水声学造影剂(agitated saline contrast, ASC;静注激活盐水后,右心系统充满微气泡信号后3个心动周期内观察到左心系统出现微气泡信号定义为阳性。分级标准:0级,左心房内没有微泡,无RLS;Ⅰ级,左心房内1-10个微泡/帧,为少量RLS;Ⅱ级,左心房内11-30个微泡/帧,为中量 RLS;Ⅲ级,左心房内可见> 30个微泡/帧,或左心房几乎充满微泡,心腔浑浊,为大量RLS。

(3)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

1.4评价标准  参照文献[4]报道的标准进行。(1)显效:治疗后,临床体症及症状全部消失,且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后,临床体症及症状有所缓解,且实验室检查有所恢复为;(3)无效:治疗后,临床体征、症状、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效率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头痛程度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头痛程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程度VAS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治疗后两组c-TTE观察RLS情况比较  观察组c-TTE观察RLS情况为0级27例、Ⅰ级3例;对照组0级2例、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1月随访,发生心悸2例,胸闷2例,四肢无力1例,发生率16.67%,6个月后随访,症状全部自行消失。

3 讨论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类疾病,该病症属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发病率占总人群的12%,且偏头痛的患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比例约为1:3[5]。常见症状表现发作性搏动样的单侧头痛发热无先兆偏头痛,约占80%。有先兆偏头痛,视觉先兆多见,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约占偏头痛患者的10%,此外还包括视网膜性偏头痛等少见类型。严重的偏头痛能显著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上都是巨大的负担[1]。偏头痛发病类型较为复杂,且此症状常反复发作,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同时, 偏头痛与缺血性脑卒中等其它多种疾病有关[4,6]。目前,偏头痛发病仍机制不明,除血管、神经、三叉神经血管神经递质及视网膜-丘脑-皮质机制等传统假说外[7-9],又提出酸敏感离子通道学说[10]。最新研究表明,偏头痛的发病可能与先天遗传缺陷、免疫功能障碍或自身免疫有关[11-12]。 研究显示,临床上约有1/4的人群出现卵圆孔未闭[2,13]。由于卵圆孔未闭,在左右心房、心室、体循环与肺循环之间就存在潜在的异常通道,在等容收缩期、心室舒张早期以及在作使右心系统压力升高的动作时,就会通过异常通道出现右向左分流[2,14]。微血栓或其他血管活性物质避开肺部滤泡的滤过作用而通过卵圆孔未闭直接进入体循环,导致偏头痛发作[2,15]。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显示,偏头痛合并RLS患者行卵圆孔封堵术治疗,不仅改善偏头痛症,而且先兆症状得到消除[2,16-18]。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效率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TE观察RLS情况为0级27例、Ⅰ级3例;对照组0级2例、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随访,发生心悸2例,胸闷2例,四肢无力1例,发生率16.67%,6个月后随访,症状全部自行消失。提示卵圆孔封堵术治疗偏头痛合并RLS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

综上所述,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偏头痛合并RLS患者疗效,其不仅可以减少偏头痛症状,还可以缓解偏头痛程度,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舟.33例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的近期疗效观察[D].山东大学,2018.

[2]田大臣,陈旺,田茜,等.卵圆孔封堵术治疗偏头痛合并右向左分流的临床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14(04):173-175+198.

[3]田大臣.卵圆孔封堵术治疗偏头痛合并右向左分流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9.

[4]贾建波,梅春玲,孙晓兵.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07):8-9.

[5]刘丽赟, 李顺辉, 颜友良, 等.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47-49.

[6]付强, 赵性泉, 曹京波, 等.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对伴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疗效[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49(12):1415-1418.

[7]金浩泽,滕伟禹,陈谅.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及其进展[J].日本医学介绍,2000(12):547-548.

[8] Welch K M A,Contemporary concepts of migraine pathogenesis.[J] .Neurology, 2003, 61(8 Suppl4): S2-8.

[9] Cady Ryan J,Glenn Joseph R,Smith Kael M et al.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promotescellular changes in trigeminal neurons and glia implicated in peripheral and centralsensitization.[J] .Mol Pain, 2011, 7(3): 94.

[10] Charles A. Advances in the basic and clinical science of migraine[J]. Annals of Neurology, 2009,65(5):491-8.

[11]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和感觉障碍专委会.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 22(10): 721-727.

[12] Murugesan Arumugam;Sunil K. Narayan. Rethinking of the concepts: Migraine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J]. eurology, Psychiatry and Brain Research2019, Vol.31: 20-26.

[13] Meier B, Lock JE.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patent foramen oval[J]. Circulation, 2003, 107(1): 5-9.

[14]郭珍妮. 右向左分流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D]. 沈阳:吉林大学, 2012: 19-20.

[15]田大臣, 陈旺, 田茜, 等. 偏头痛与卒中关系研究进展[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 13(5):241-243.

[16] Aleksander A, Marek G, Sylwia l,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after percutaneous closure of patentforamen ovale for with Amplatzer PFO Occlude: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 Advances in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2016, 12(1): 49-53.

[17] Khessali H, Mojadidi MK, Gevorgyan R, et al. The effect of 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onvisual aura without headache of typical aura with migraine headache[J]. ACC Cardiovasc Interv,2012, 5: 682-687.

[18]程锦浩, 朱鲜阳, 王琦光, 等.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J]. 心脏杂志,2016,28(3): 326-329.

基金项目:黔南州中医医院科技计划项目(QNZZYY-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