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非口腔专业护士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作者

黄琴

四川口腔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本文重在分析非口腔专业护士的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共收集了103名非口腔专业护士的数据。结果显示,在口腔卫生行为方面,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的护士占76.7%,每次刷牙时间至少3分钟的占38.83%。本研究还发现,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的护士在知识和行为得分上均高于未接受过教育的护士。基于以上结果,建议加强非口腔专业护士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健康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外口腔健康知识;口腔行为;护士;调查;口腔健康教育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源于成都市三个综合医院的非口腔专业科室。考虑到研究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限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最终抽取了103名非口腔专业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他们的基本信息如下:年龄在20岁至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岁;性别分布方面,女性占绝大多数,工作年限方面,最短为1年,最长为25年,平均工作年限为8年。这些基本信息的统计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背景,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1.2调查工具及方法

1.2.1调查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修订版口腔健康知识问卷,收集并分析其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相关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探究口腔护理人员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和行为特点。

1.2.2修订版口腔健康知识问卷

为了深入了解口腔护理人员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特点,运用调查问卷法进行了实证研究。针对口腔护理人员设计了详细的问卷,问卷内容涵盖了口腔健康知识的多个方面以及日常口腔护理行为的细节。通过统计分析问卷数据,得以全面了解口腔护理人员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和行为特点。

1.3数据整理

在调查表回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如百分比计算等,以了解非口腔护士的口腔卫生知识与行为的整体情况。

2.结果分析

通过对成都市103名非口腔护士的口腔卫生知识与行为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来看,非口腔护士在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可能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护理产生负面影响。

2.1非口腔护理人员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分析

2.1.1牙龈出血存在认知误区

在调查的护士中,仅有50.49%能够正确认识到牙龈出血可能与牙龈炎有关。这一比例表明,超过半数的非口腔护士对牙龈出血的原因存在误解,如错误地认为是由于缺乏维生素所致(44.66%)。牙龈出血是口腔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其正确认知对于预防和早期治疗口腔疾病至关重要。

从表1可以看出,成都市103名非口腔护士中,对于牙龈出血的情况了解的占50.49%(52人);对于牙菌斑形成的原因知道的占比54.37%(56人);刷牙防止牙龈出血的占比15.53%(16人):牙龈出血是否为正常现象的正确占比为68.93%(71人)。

2.1.2口腔检查意识不足

仅有15.53%的护士表示会定期检查口腔,这反映出非口腔护士在口腔疾病预防方面的意识非常薄弱。

2.1.3对含氟牙膏和甜食致龋认知不一

尽管含氟牙膏在预防龋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有26.21%的护士对此认识不足。另一方面,虽然甜食与龋齿的关系已被广泛认知,但仍有10.68%的护士对此持怀疑态度。

表2可以看出,非口腔护士在甜食致龋、含氟牙膏防龋、刷牙方法、牙刷选择以及牙龈出血原因(尤其是牙龈炎)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好。

2.2非口腔护理人员口腔行为情况分析

2.2.1刷牙频率与时间不足

表3中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护士能够做到每天刷牙两次或以上(76.7%),但仍有一部分人刷牙频率不足,甚至少于每天一次(2.91%)。此外,近一半的护士刷牙时间不足3分钟。

2.2.2不科学的刷牙方法

尽管竖刷式被认为是较为科学的刷牙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护士采用横刷式或随意刷。横刷式刷牙方法可能导致牙齿颈部磨损和牙龈退缩等问题,而随意刷则无法保证口腔的全面清洁。

2.2.3就医行为滞后

在出现口腔问题时,如龋齿或牙龈出血时,大部分护士选择等待症状加重后才就医。这种滞后的就医行为可能导致疾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于非口腔护士而言,可能缺乏足够的口腔疾病知识和判断力来及时识别和处理口腔问题。

非口腔护士在口腔疾病就医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表4中,仅有15.53%的护士能够做到定期检查口腔,这表明绝大部分护士在口腔疾病预防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3.讨论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升,口腔健康作为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非口腔专业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水平对于患者口腔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有重要影响。非口腔护士在口腔卫生知识与行为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采取措施来提高非口腔护士的口腔健康素养。

3.1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关联性

本研究发现,非口腔专业护士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与其日常口腔护理行为之间存在相应问题。掌握较多口腔健康知识的护士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科学的口腔护理行为。这些良好的口腔护理行为有助于维护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相反,口腔健康知识匮乏的护士则可能忽视日常的口腔护理,从而增加口腔健康问题的风险。

3.2口腔保健教育的重要性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口腔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和美观功能,还可能导致全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口腔保健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非口腔专业护士而言,他们作为患者日常护理的主要承担者,其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患者口腔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3.3加强口腔保健教育的方法

加强非口腔专业护士的口腔保健教育,可采取多种方法。先将口腔健康知识纳入护士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课程中。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口腔护理课程、邀请口腔专家进行讲座或组织实践操作培训等方式实现。可利用医院内部的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定期发布口腔健康相关的科普文章和资讯。或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口腔健康相关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拓宽知识视野和专业技能。

3.4改进口腔护理人员的口腔健康行为的策略

要改进非口腔专业护士的口腔健康行为,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完善的口腔健康行为监测和评估机制。通过定期对护士的口腔护理行为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根据护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指导、提供科学的口腔护理建议以及推广先进的口腔护理技术等。

参考文献

[1] 黄实华,徐仙星,周琴等. 护士口腔健康行为、观念和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0, 29 (10): 796-798.

[2] 毛珍娥,唐艳萍,郭红. 护生口腔健康知识和口腔行为的调查分析 [J]. 中外医疗, 2021, 30 (06): 10+12.

[3] 胡晓颖,李增祥,周馨. 非口腔专业医务人员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分析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 (04): 47-48.

[4] 刘启萌,王洪东,陈蕊等. 石河子市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分析 [J]. 农垦医学, 2023, 45 (01): 50-53.

[5] 刘亚芳,周桂. 如何面对病人的负性情绪[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19,17( 3) : 102.

[6] 林晓岚,张华东,王琼等. 医务人员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J]. 中国卫生产业, 2021, 18(09): 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