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DCS系统故障时热控仪表的应急处置策略

作者

王立成

延长石油富县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DCS系统故障会影响热控仪表工作。阐述热控仪表应急处置策略的重要性,包括对故障快速判断、保障基本运行、减少损失等方面,强调从人员、技术、设备多方面考虑应急策略以确保热控仪表在DCS故障时稳定可靠。

关键词:DCS系统;故障;热控仪表;应急处置;策略

引言:在工业生产中,DCS系统广泛应用,热控仪表依赖其正常运行。然而DCS系统可能出现故障,这会给热控仪表带来诸多问题。热控仪表的正常工作对整个生产流程的监控和控制至关重要,所以研究DCS系统故障时热控仪表的应急处置策略意义重大。

1. DCS系统故障对热控仪表的影响

1.1数据传输方面

DCS系统故障在数据传输方面对热控仪表有着多方面的影响。DCS系统作为热控仪表数据传输的关键枢纽,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热控仪表采集到的数据无法准确、及时地传输到相关的控制和监测终端。例如,在大型火力发电厂中,热控仪表负责采集诸如蒸汽温度、压力,炉膛内的燃烧状况等众多关键数据。DCS系统故障可能会使这些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丢包现象,导致监控系统接收到的数据不完整。这不仅影响到对当前设备运行状态的准确判断,还可能因为数据缺失而使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功能失效。同时,传输故障还可能引发数据传输的延迟,使得热控仪表的实时性大打折扣。热控仪表的数据本应实时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传输延迟可能会使操作人员依据过时的数据做出错误的操作决策,进而影响整个热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2控制指令方面

DCS系统故障对热控仪表在控制指令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觑。热控仪表在正常运行时依赖DCS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来进行诸如阀门开度调节、风机转速控制等操作。当DCS系统故障时,热控仪表可能无法接收到正确的控制指令。以DEH控制系统为例,负荷调节需要根据DCS系统的指令来调节伺服阀的开度,以保证变负荷过程的稳定进行。一方面,这可能使负荷变化不受控,影响整个生产流程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如果阀门开度失控,可能会造成介质流量过大或过小,过大的流量可能会对管道系统造成冲击,影响设备稳定运行。而且,在一些复杂的工业生产环境中,多个热控仪表之间存在协同工作的关系,DCS系统故障导致的控制指令问题会破坏这种协同性,使得各个热控仪表的工作状态出现混乱,最终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热控仪表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

2.1人员培训与组织

热控仪表应急处置的人员培训至关重要。相关人员需要深入学习热控仪表的工作原理,包括各种传感器的测量机制、仪表的信号转换过程等。要对DCS系统故障模式有全面的了解,能够准确判断故障类型及其对热控仪表的影响。例如,针对数据传输故障,人员应能通过仪表的信号指示灯、数据记录等判断是硬件连接问题还是软件通信故障。在组织方面,应建立明确的应急响应小组架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

2.2应急设备与工具准备

应急设备与工具的准备是热控仪表应急处置的基础保障。对于热控仪表而言,需要配备备用的传感器、信号传输线路等硬件设备。在传感器方面,由于热控仪表中的传感器可能因DCS系统故障时的异常电流、电压冲击而损坏,备用传感器能够及时替换,确保数据采集的连续性。例如,对于温度传感器,应准备不同量程、不同精度等级的备用传感器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信号传输线路的备用也极为关键,在原线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更换,保障数据传输通道的畅通。

3. 应急处置的具体策略

3.1故障检测与定位策略

在DCS系统故障时,热控仪表的故障检测与定位是应急处置的关键步骤。热控仪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实时监测各种热工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当DCS系统故障时,检测热控仪表故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查看仪表自身的显示情况,正常工作的热控仪表应该有稳定且合理的读数,如果读数出现异常波动或者超出正常范围,很可能是仪表自身出现问题。例如,在火力发电厂中,蒸汽温度的热控仪表如果突然显示过高或过低的数值,可能是传感器故障或者线路连接问题。要对仪表的传感器进行检查,传感器是热控仪表获取数据的关键部件,其准确性直接影响仪表的读数。检查传感器是否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如高温、潮湿、电磁干扰等。同时,还要检查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是否到期,一些传感器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

3.2临时替代与手动操作策略

当DCS系统故障时,热控仪表的临时替代与手动操作是维持生产过程稳定的重要手段。在某些情况下,虽然DCS系统出现故障,但热控仪表本身可能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只是无法将数据传输到DCS系统或者无法接收DCS系统的指令。此时,可以考虑采用临时替代的方法。例如,在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如果某个用于监测定子冷却水温度的热控仪表与DCS系统失去连接,可以使用备用的温度监测设备来替代它,并且将监测到的数据手动记录下来。对于一些可以手动操作的热控仪表,如手动调节阀等,可以通过人工操作来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在进行手动操作时,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4. 应急处置后的恢复与优化

4.1系统恢复流程

在DCS系统故障应急处置后,系统恢复流程至关重要。首先要对故障期间的所有操作和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这包括热控仪表的临时替代情况、手动操作记录以及故障期间的各种异常数据等。这些记录将为系统恢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然后,要对DCS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对于硬件设备,要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常工作,如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等。查看是否有在故障期间损坏的硬件部件,如果有则需要及时更换。在软件方面,要检查系统的配置文件是否被修改,是否存在数据丢失或者错误的情况。如果发现软件系统存在问题,需要根据备份文件进行恢复或者重新配置。在确保DCS系统硬件和软件都正常后,要逐步恢复热控仪表与DCS系统的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2预防再次故障的优化措施

为了预防DCS系统故障再次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从硬件方面来看,要定期对DCS系统和热控仪表的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对于一些关键的硬件部件,如传感器、控制器等,要按照规定的使用寿命进行更换,避免因为硬件老化而导致故障。例如,在火力发电厂企业中,高温环境下的热控仪表传感器容易受到损坏,定期更换可以有效减少故障风险。同时,要改善硬件设备的运行环境,对于一些容易受到电磁干扰、潮湿、高温等环境因素影响的设备,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安装电磁屏蔽装置、防潮设备、散热设备等。同时软件方面也需进行相应的措施,对系统配置文件进行定期审查,确保其符合最新的操作需求和安全标准,避免因配置错误导致的系统故障;定期进行系统组态的工程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时可以快速恢复。备份策略应明确频率和存储位置,分别存放最佳;对DCS系统中的重要参数进行定期回读和记录,形成监测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追溯;定期检查并应用软件补丁和更新,确保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因软件漏洞导致的故障风险。

结语:DCS系统故障时热控仪表的应急处置策略是保障工业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完善的应急准备、有效的处置策略和后续的恢复优化,可以最大程度减少DCS系统故障对热控仪表的影响,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晨.电厂热控DCS控制保护回路误动作原因和解决对策[J].光源与照明,2023,(10):246-248.

[2]连达得,柯一鸿,黄培松.热电厂DCS热控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应用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23,(05):29-32.

[3]黄伟,武星.热控系统故障的统计分析及对策[J].自动化应用,2023,64(18):38-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