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苏阜区域合作帮扶的路径探析

作者

徐文婷 殷妮娜

中共阜南县委党校 安徽省阜阳市 236300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区域经济中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优的区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按照国家发改委新一轮发展规划,阜阳将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成为苏州结对合作帮扶城市,共同探索出一种创新型、开放型、生态型的区域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同时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贡献了力量。

一、苏阜区域合作帮扶的发展情况

(一)苏阜区域合作帮扶的目标导向

苏阜区域合作帮扶的总体目标是,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要契机,以共建产业园区为重点方向,以政策协调、资源互补、产业转移、共同富裕为主线内容,以干部交流、项目资本、民生合作为主要方式,以制度创新、项目建设、区域协同、人才培养为主要成效,全面推进苏阜区域合作帮扶工作,实现“双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二)苏阜区域合作帮扶的取得实效

1.着力推进园区共建。两市的国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苏阜发展合作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工作。

2.加快两市协同创新。两市正深入加强科技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对此,苏州已向阜阳派出了一批先行科技专家、教育专家,为阜阳提供各类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服务;此外,两市还开展了相关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合作;并且注重共同推进苏州大学阜阳校区的建设计划。

3.实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苏州与阜阳正在加快在交通、能源、信息等领域的对接。目前,沪蓉高铁已经开通运营,苏阜之间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完成建设;签署能源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的互联互通;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政务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对接等。

二、苏阜区域合作帮扶的发展前景

(一)国家战略层面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国家相继出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总体指引和协调推动。苏阜区域合作帮扶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共同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契机。

(一)区域一体化发展层面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区域内部的政策协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对接,也需要加快推进区域外部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拓展。而苏阜区域合作帮扶符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内外需求和空间,且阜阳市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市具有很多关联度高的产业,互补性强的产业,同时两地区拥有广阔的空间进行错位发展,苏阜结对帮扶这一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区域经济发展层面

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的苏州,具备社会发展水平高、产业结构优、对外开放程度高的特点,在经济结构、产业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阜阳作为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拥有区位、交通、政策、农业、人口“五大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两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发展前景广阔。苏阜区域合作帮扶可以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优势,持续不断深化结对共建也有助于双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高水平共同富裕。

三、苏阜区域合作帮扶的发展路径

(一)坚持民生导向,提升民生共享水平

苏阜区域合作帮扶以促进两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增进两市人民的福祉为目标。一方面,开展医疗康养合作,支持两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合作,开展人员培训、学科建设合作。探索在阜阳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促进两市养老服务工作交流学习,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教育领域合作。支持阜阳选派骨干教师、校(园)长,采取挂职交流、跟岗学习等方式赴苏州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培训。支持两市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开展科研项目交流、访学活动。

(二)完善创新路径,提升产业竞争力

苏阜区域合作帮扶作为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需要持续完善创新路径,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应逐步提上日程,深入交流推动科技创新、传统产业同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调整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大本土品牌。

(三)激发政府合作动力,拓展合作空间和渠道

苏阜区域合作帮扶是一种开放式的区域合作模式,需要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和渠道。一方面,坚持内外联动,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和平台,不断强化长三角城市群的信息沟通,基于现实需求和规划部署引导,积极进行产业的升级和信息的拓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多元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出一些互补性的内源性发展政策,创建良好的发展基础,加强各层次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四)探索学习“苏州经验”,推动区县经济协同发展

苏州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造就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特有的“苏州现象”,创造了县域经济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苏州经验”。因此对于阜阳来说,如何探索学习其精髓、加快推动区县经济协同发展迫在眉睫。一方面,要加强区县间经济的内部交流与融合,发展区县特有的经济产业,提升县域内整体综合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实施城镇化和工业化共同发展战略,优化城镇空间产业分配,紧密对接区域间经济协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