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袁喜梅

湖南省新邵县第一中学 422900

摘要:本文旨在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文章从教师健康心理的养成、教材内容的有效把握以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由于其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教育目标的深远性,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探讨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重视教师健康心理的养成,增强教师教育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注重自身健康心理的养成,通过不断学习、反思和实践,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以高二思想政治课本中的“探究世界的本质”这一课为例。首先,为了有效地教授这一课,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扎实的哲学基础,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其次,教师在准备这一课时,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理解并掌握世界本质的不同论述,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清晰地解释和引导学生。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师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的锻炼。同时,教师还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思考如何将这些深奥的哲学概念以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智慧。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如学生的不同理解程度、课堂氛围的掌控等。这时,教师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保持冷静和耐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习如何应对教学压力、调节情绪;还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教师及时缓解工作压力。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他们的教育能力。综上所述,重视教师健康心理的养成对于增强教师教育能力至关重要,学校和教育部门应为此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把握教材内容,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知识有机结合。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

以高二思想政治课本中的“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应明确“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不仅探讨了人生价值的内涵、实现条件,还涉及了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其次,在讲解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认识到只有深入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确定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和思考。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素养。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如让学生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同时也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综上所述,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知识有机结合、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以及引导学生思考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爱呵护学生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同时,教师还应以爱心和耐心呵护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以高二思想政治课本中的“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课为例。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因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尊重每位学生的观点和感受,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其次,为了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探讨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和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课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些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或兴趣不大的学生。这时,教师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耐心引导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当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需要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综上所述,教师应始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重视教师健康心理的养成、把握教材内容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爱呵护学生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红玲,支果.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2,(26):13-16.

[2]咸秋所.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五).卫辉市第一中学;,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