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
罗雪丽
怀化市河西中学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同时也让教育需求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再到现在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深刻变换的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义务教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2022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强化了育人导向,提出了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度作出了具体指导。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浅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合适情境素材,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化学课程既要具有基础性,又要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因此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合适的情境素材会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微粒的性质时,用一烧杯小碎石和一烧杯沙子混合模拟分子间有间隔,让学生能够类比出微观知识;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可用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模拟视频来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动画化;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可用电影《普罗米修斯》中的片段:几位科学家乘坐宇宙飞船普罗米修斯号前往未知的星球的过程中,无意发现外星生物,他们强酸性的血液让金属材质的宇宙飞船连着被滴穿四层,让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解决飞船继续被滴穿科学家们丧生宇宙中的难题。
二、注重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深刻体会学习化学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化学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在进行系统的化学知识的学习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接触了很多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危害温室效应时,让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的产生和利用原理思考有哪些低碳生活方式,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低碳生活;油锅着火,同学们知道可以通过盖上锅盖或者放菜来灭火,却不知道为什么,而通过燃烧和灭火的学习之后就能很好的理解了,也能够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的利用燃烧释放的能量以及失火时用什么方法灭火;在学习可燃性气体燃烧的时候,让同学们思考利用丙烷的炉灶换成甲烷时要如何修改炉灶进风口或者出风口;在学习了金属生锈的条件后,让学生们思考如何防止家里的铁制品生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用化学眼光了解生活中的事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思维是指从化学视角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思维与方法,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所体现的,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科思维。例如在讲氧气时通过学生们观察记录带火星的木条、硫粉、木炭和铁丝燃烧的现象,让同学们交流讨论物质燃烧现象描述时一般要描述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能力,然后教师总结:一光(火焰)二热三生成;通过二氧化碳的检验(初中阶段):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会变浑浊,若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以及酸的检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大理石颗粒,观察大理石是否溶解,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则为酸溶液,让学生讨论物质检验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然后教师总结:取样—加试剂—观现象—得结论;通过对氢氧化钠变质后成分的探究:没有变质,全为强氧化钠、部分变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完全变质,全为碳酸钠,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理解以及总结归纳对化学反应后剩余物质成分分析时,不仅要考虑生成物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通过对实验方案的反思和评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的作用,让学生全面发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我近几年的教学发现,实验多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时兴趣高、接受快,对知识的记忆更长久。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教师演示实验应该要注意任何操作细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要准备周全,使实验过程中现象明显、准确,能够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学生实验要让学生提前预习,查阅资料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实验过程中要准确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也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课后布置兴趣小实验,如学习水的净化后让学生自制简易净水器;学习酸碱指示剂后自制花的汁液,用肥皂水、白醋检验,判断哪种可做指示剂;在学习碳酸钙时,让学生自主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可以将鸡蛋加入白醋中,放置在玻璃杯中观察现象。
注重学生跨学科实践的培养,深刻体会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选择适当的跨学科活动主题,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实践、评价、反思等过程,促进学生形成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提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结束语:
总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在新形势下对学生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对老师的引导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黎丽.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2】谭会林.浅议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4]旦增色珍.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传奇故事, 2023(1):47-48.
[5]刘凤明.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读题能力培养[J].数字化用户, 2018.DOI:10.3969/j.issn.1009-0843.2018.01.152.
[6]于丽敏.浅议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J].关爱明天, 2015(1).DOI:10.3969/j.issn.2095-6878.2015.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