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多杰东主

青海省都兰县高级中学 816100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关键目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牢固的物理学科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思维方式、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如何能将大单元教学设计运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便成了当前教师所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大单元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为物理教学提供新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引言: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科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今,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与重构,它的应用打破了章节的限制,以更宏观的视角进行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得以在更具连贯性和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物理知识,提升自身的科学态度。为此,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1.大单元教学设计概述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规划的教学模式,它将若干的课时内容整合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以形成深度的学习系统。其核心理念在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单一课时的知识割裂状态,通过整合多课时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大单元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的长时段学习和能力培养,它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减少了教学过程中重复化与碎片化等问题,使学习更具连续性。此外,大单元教学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空间进行个性化教学,以此为学生构建起更为高质量的物理课堂。

2.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多以单课、单节的形式展开,使得教学知识点呈现出较为零散与割裂等明显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逐一授课,导致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对物理知识的整体把握,影响了他们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对知识网络的整体构建。并且,在现阶段,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往往局限于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知识间的横向关联和跨单元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1]。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同样限制了学生的物理思维发展。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

3.1结合教材内容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时,教师不能局仅仅限于教材的现有编排,而是需要对教材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挖掘各个章节之间所具有内在联系,并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确立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的大单元教学主题[2]。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中《电学》这一章节时,教师在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时,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编排,而是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后,将《电路分析与电磁感应的综合探究》设为大单元主题,在这一主题中,不但涵盖了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等,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与电磁感应中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及方向判断等知识有机结合,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复杂电路与电磁感应相关问题的能力,构建起关于电与磁相互作用的整体物理观念。

3.2打破教材章节限制整合教学内容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尤为重要。教学内容的整合首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孤立性与碎片化等问题,因此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更宏观的视野下去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这样的教学整合也能够更好地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使得学生可以更加透彻的掌握所学内容的核心与本质[3]。以人教版高中物理中《力学》这一大单元为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点往往是进行分开教学的,但是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便可以结合章节内容来对其中的物理知识进行深度整合,比如教师可以将“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实验数据是如何支持和验证定律的,同时,也可以把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力的分解与牛顿第二定律整合,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如此,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力学的核心与本质。

3.3运用情景教学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它强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情境相融合,以此来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参透所学内容的本质与核心。并且,运用生动的教学情境开展大单元教学,也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清晰的去把握物理概念的内涵与规律,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光的传播与折射》这一单元时,“水中探物”的情境设计只是一个开始,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的去拓展情景,如设置“潜水员看物体”的情境,让学生思考潜水员在水中观索物体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差异,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对视觉的影响。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如眼镜片矫正视力的原理、钻石的璀璨光芒与光的折射关系等,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光传播与折射现象。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构建起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深入研究,我们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深知这只是一个开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愈发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而大单元教学设计也正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翠改.浅谈学科素养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J].现代农村科技,2023,(5):109-110.

[2]吕铭.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7):83-85.

[3]许永生,习会勇.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电路及其应用》单元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2,(2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