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作者

钟奥

梅河口市育才中学 吉林梅河口 135099

摘要:研究将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目标与实施策略作为研究重点。研究认为,情感教育目标主要涉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升情感认知与表达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和情感交流;而实施策略主要涉及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多元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创设情境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情感、教师情感引导和示范。通过对初中音乐情感教育目标和策略的分析,研究力求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能增强其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兼具情感教育功能,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可以更好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情感,增强同理心和情感智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心理健康,增强社交能力,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学会尊重、合作与共情,全面提升个人素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意味着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同时帮助他们学会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感,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显然是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次将研究重点放在对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上,希望为初中音乐情感教育工作提供实践经验参考。

1.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目标

1.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学生通过接触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的美,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和情感,使学生在欣赏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1.2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用音乐表达内心的感受[1]。基于情感教育的音乐课堂中,教师鼓励学生在演唱、演奏和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交流能力。

1.3音乐教学还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交流

音乐教育既关注技能的培养,也重视学生个性的展现和情感的交流。通过集体合唱、合奏等形式的音乐活动,学生可以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和理解他人,从而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情感的健康交流。

2.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2.1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

基于情感教育的音乐教学中,音乐作品挑选一定要与学生的年龄阶段相符合,确保作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发展需求。同时,建议引入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接触并理解多元文化,培养他们的包容性和国际视野。如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流行音乐”,结合单元主题,同时从学生的情感教育需求出发,除了单元内的内容,还可以引入一些具有情感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作品,主要以友情、亲情、爱情等主题的音乐作品为主,如《朋友》(周华健),表达深厚的友情;《世上只有妈妈好》表达对母爱的颂扬;《月亮代表我的心》展现爱情的温柔与坚定。这些音乐作品与情感教育的关联性紧密,它们能够通过旋律、歌词等元素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将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他们情感智力的发展。

2.2创设情境教学

教学情境是情感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工具,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音乐情感教育情境创设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工具,为学生营造富有感染力的学习环境,增强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和教学效果。同时,建议通过实践活动(如音乐会、音乐剧)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加深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2]。例如,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教学《东方之珠》,依托信息技术创设情感教育情境,如播放香港的风光视频和相关音乐,营造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通过展示香港的历史变迁、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对这座城市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香港的印象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对歌曲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本身的同时,还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教学效果。

2.3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在情感教育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来实现,比如带领学生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帮助他们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故事[3]。此外,建议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聆听音乐时的情感体验,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情感。例如,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歌演唱教学《歌唱美丽的家乡》,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如《歌唱美丽的家乡》中蕴含的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通过讲解背景故事、旋律特点和歌词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情感。然后,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情感体验,可以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受,或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通过情感互动环节,学生既可以理解音乐,还能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

2.4教师的情感引导和示范作用

情感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展现个人对音乐的情感投入,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此外,还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情感互动关系,比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丰富了音乐课堂内涵,而且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精心选择音乐作品、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情感体验以及教师的情感引导和示范,我们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同时促进个性发展和情感交流。情感教育策略的实施不仅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也为学生的情感世界搭建了桥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我。未来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情感教育可能会更加深入广泛地融入,以培养具有丰富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婵娟.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J].学苑教育, 2022(18):69-71.

[2]曾小锋.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教育,2023(10):74-75.

[3]马啸远 吴迪.以美育人理念下中学音乐教育中课程思政的融入[J].当代音乐, 2023(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