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
赵晓燕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深柳中学 湖南常德 415600
摘要: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近几年的新理念,它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系统性的框架建设,将语篇理解、应用实践以及核心素养等目标整合到一起,从情境中提高对于知识的分析,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在英语学习活动观背景下,教师应当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本篇文章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不足进行阐述,分析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原则,从而探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初中生;读写结合;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但是受外界影响较大,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该以英语核心素养培育为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设计不同的活动和问题,并且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注重读写结合,为学生呈现优质的学习环境。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不足
1、学生多处于被动状态
英语是语言类学科,受成长环境、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常常用汉语的习惯学习英语,导致在语法运用、阅读上有着一定的问题。而且通过对英语课堂的观察和分析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更多的是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学习,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不知道如何对英语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的兴趣不高,在课堂上缺乏有效的引导,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不多,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需要就此进行优化。
2、教学方法的问题
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包括阅读、写作等不同的内容,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中,教师习惯于将其分为多个阶段,并没有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这就导致学习上的脱节,学生无法将阅读中学习到的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另一方面来说,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并没有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综合性分析,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在资源、素材的设计上大多依靠教材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方向,如何优化当前的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它的主旨和内涵,需要围绕核心素养作为关键要点,并且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理解。那么就需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能力素质、个人需求以及学习特点,为他们制定针对性的计划,在读写结合教学中融入一些个性化教学内容,方便学生对于知识的合理运用。在学生主体性原则中,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详细的了解,明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以及建议,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多样性原则
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特点来看,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综合考察,需要他们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具有分析判断以及实践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应该遵循多样性原则,在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上融入不同的内容和元素,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基于多样性原则,教师应该加强对于他们的合理引导,并且不断对活动的主题、形式进行创新,给予学生新鲜的体验感,使得他们可以对不同的英语知识进行整合和综合分析,并且将其转换为自身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加强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1、加强主题内容的设计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模式下,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应该赋予其不同的主题类型,根据文章教材内容进行设置,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特点,保证主题的鲜活性和趣味性,同时将英语文化融入到其中。例如unit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的内容是关于中外文化礼仪的差异,属于人文方面的内容,这类语篇对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有很大作用。其中SectionB的2b是一篇篇幅较长的信,是在法国做交换生的中国学生林悦写给她的朋友劳拉(Laura)的一封信,内容主要是讲述自己在法国学习的餐桌礼仪。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单词叙述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考察学生对于单词、语法的运用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
在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情境模式设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在情景模式的创设中,教师可以编撰不同的英语故事,或者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改编、续写,然后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根据角色的特点进行英语对话,在此过程中,就可以锻炼学生对于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也可以考察他们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平台。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其中,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将英语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内容,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完善他们对于英语学科的认知,从而真正的投入到课堂上,发挥读写教学的最大价值。
3、加强写作方面的指导
在英语活动观背景下,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课堂的关键环节在于迁移创新类学习活动-“写” 的设计。教师要注意挖掘和拓展写作语言。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带着学生品读文章的语言之美,欣赏其中的好词佳句。这样在进行写作输出的时候学生可以有目标和有意识地将原文中的一些词汇和句型迁移应用于写作中。同时,写作的话题要基于主题语境和文本内容设置,让学生能够整合文本内容,再次使用文本的语言来达到内化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写作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大的主题语境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找到学生易于表达和进行语言输出的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且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下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主题内容和类型进行优化设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且依照阅读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从不同的角度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冬梅.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探讨[J].校园英语,2021(47):178-179.
[2]王慧.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环球慈善,2022(3):0199-0201.
[3]孙晓慧,陈则航,潘琳,等.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J].英语学习,2022(7):45-50.
(此论文系2023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立项课题《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农村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JKX23A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