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职院校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李艳杰

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024000

摘要: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部分,在有关高职院校学生的系统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存量家庭教育和现有家庭教育都处于不同程度的“缺失”状态。文章分析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重要性,剖析了当前存在问题,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指导内容、丰富指导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高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良好家庭教育有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高职扩招背景下生源多样化特点凸显,学生在适应能力、行为习惯、心理特点等方面差异明显,迫切需要家校协同教育,作为立德树人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应主动作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养理念,掌握有效教育方法,携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高职院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重要影响因素,对学生价值观形成、行为习惯养成具有深远影响。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家庭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不少家长重智育、轻德育,教养方式简单粗暴,需转变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方法[1]。高职生源日趋多样化,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基础、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迫切需要家校协同、因材施教,作为人才培养重要主体,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掌握有效沟通技巧,携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学生德育工作有机组成部分,引导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形成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立体化德育格局,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护航。

二、高职院校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现状分析

(一)指导意识淡薄,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的主动性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对家庭教育指导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系统谋划和专门机构。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教育管理主要在学校完成,家庭只起辅助作用,对主动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意识淡薄,部分班主任只注重与家长沟通学生违纪等突出问题,忽视了日常亲职教育引导。学校将家校沟通交由班主任个人决定,缺乏制度规范和目标引领,教师参与主动性不强,高职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不愿家长过多干预其校园生活,家长参与教育途径受阻,在师生家长三方认识不到位情况下,家校协同难以形成合力,育人实效大打折扣。

(二)指导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受传统家访模式影响,高职院校家庭教育指导往往流于“告状式”家长会,重在通报学生在校表现,缺乏具有针对性、建设性教育引导。在内容设置上,多侧重学生学习、就业等单一维度,对学生人格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关注不够,一些教师对新时代学生成长特点把握不准,未能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设计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网络时代,高职学生价值取向多元,行为方式个性,需因材施教,而当前家庭教育指导往往“千篇一律”,未能做到“一生一案”,时效性不强[2]。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家长面对学生疑惑常常无所适从,而学校对此反应迟缓,缺乏应对策略,未能及时将热点话题纳入指导内容,内容单一化、陈旧化,导致家庭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需革新。

三、高职院校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重要意义,将其作为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要抓手,纳入人才培养总体方案。学校应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谋划和宏观指导。要将家庭教育指导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其作为德育工作考核重要内容,人才培养方案要明确家庭教育指导目标任务,将亲职教育课程、家长学校建设等纳入其中,形成目标明确、内容完善、保障有力工作格局。

(二)创新指导内容,针对学生成长需求设置指导主题

高职院校要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紧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聚焦学生成长共性问题,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习方法指导,人际交往、情感教育引导等,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指导,助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密切关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面临特殊困惑,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如针对新生,重点做好入学适应教育,针对毕业生,侧重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一生一案”,增强指导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主动作为,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新鲜事物,客观认识社会现象,以理性平和态度影响孩子,增强指导时效性[3]。

(三)丰富指导形式,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高职院校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为家长提供便捷、个性化指导服务,可依托学校官网、官微开设家庭教育专栏,及时发布亲职教育信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精心打造家长学校网络课程,录制微视频,开设在线互动社区,方便家长随时随地学习,充分利用家校共育APP、班级QQ群、微信群等,与家长构建对话、交流、分享网上家园,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体验课堂等,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近距离感受孩子学习生活,拉近心理距离,还可利用视频会议系统,为家长量身打造个性化“家教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一家一案,学校要充分挖掘优质家庭教育资源,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开展讲座,请优秀家长现身说法,用榜样力量带动更多家长。

结语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然要求,是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将家庭教育指导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教师广泛参与工作格局。要聚焦学生成长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指导内容,增强指导时效性和吸引力,要创新指导形式,运用信息技术为家长提供个性化服务,搭建家校良性互动桥梁。

参考文献

[1] 吴艳萍,任丽娜,李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解决策略[J].新丝路:下旬, 2023(2):0244-0246.

[2] 刘敏.高职院校辅导员对“00后”医学生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爱人, 2023(5):0007-0009.

[3] 吴树堂,赵晶.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现状及变化研究[J].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 44(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