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爱星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医疗保障局 025250
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政税收预算管理不仅关乎自身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更直接影响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社会福祉的提升。因此,深入探讨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事业单位的财税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将改革有关的工作落到实处,让财政税收活动符合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事业单位必须对目前改革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其中所蕴含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梳理,从而确定今后深化税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实施对策,以保证改革取得预期的结果。
一、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现状概述
(一)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但仍存短板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体系得到了显著完善。一方面,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断增强,许多事业单位开始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先进方法,力求精准反映资金需求与支出结构;另一方面,预算执行与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健全,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预算执行监控,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事业单位在财政税收预算管理中仍存在一些短板。例如,部分单位预算编制过程缺乏充分的调研论证,导致预算与实际需求脱节;预算执行中灵活性不足,难以应对突发情况;监督机制虽已建立,但执行力度不够,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
(二)绩效评价体系初步构建,激励约束作用有限
绩效评价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环节。当前,多数事业单位已开始探索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评价、应用评价结果等方式,试图实现预算与绩效的深度融合。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增强了预算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然而,由于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结果应用不充分等问题,导致绩效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有限。部分单位仍存在“为了评价而评价”的现象,未能真正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三)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但融合深度有待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许多单位已建立了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然而,信息化建设的深度与广度仍有待进一步拓展。一方面,部分单位的信息系统功能单一,仅能满足基本的预算管理需求,未能实现与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系统的深度集成;另一方面,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不健全,影响了预算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二、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预算管理理念向精细化、绩效化转变
未来,随着国家对财政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将更加注重精细化和绩效化。一方面,预算编制将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确保预算与业务需求的紧密衔接;另一方面,绩效评价将成为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实现预算与绩效的深度融合,确保每一分钱都能花在刀刃上。
(二)信息化水平将持续提升,促进管理创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带来新的机遇。未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事业单位将能够构建起更加智能、高效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不仅能够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的全程信息化管理,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智能预警等功能,为预算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还将促进管理创新,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三)内外部监督机制将更加完善,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为了确保财政税收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未来事业单位将进一步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一方面,内部监督将得到加强,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审计等方式,确保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外部监督也将更加严格,通过公开预算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等方式,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此外,随着国家对财政管理法治化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还将面临更加严格的法律约束和监管要求。
(四)预算管理将更加注重长期规划与战略导向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因此,未来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将更加注重长期规划与战略导向。一方面,预算编制将更加注重与单位发展战略的衔接,确保预算资源能够优先支持重点任务和关键领域;另一方面,预算管理将更加注重风险防控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预算储备等方式,提高单位应对外部冲击和风险的能力。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更加广泛深入
随着绩效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未来事业单位将更加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一方面,绩效评价结果将成为预算安排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确保资金能够向绩效好的项目和领域倾斜;另一方面,绩效评价结果还将与单位负责人的考核、奖惩等挂钩,激励约束作用将更加显著。此外,随着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和透明化,还将促进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监督和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在不断完善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其未来发展趋势却充满了机遇与希望。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事业单位将能够构建起更加科学、高效、透明的预算管理体系,为国家的公共服务事业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政府、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为构建更加美好的公共服务体系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佘海娟.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实施现状与优化举措分析[J].成功营销,2021(12):47-49.
[2]王莹.财政税收管理现状与发展[J].成功营销,2022(1):74-76.
[3]黄荣.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的现状及改进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