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础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特日格乐 芙蓉 张斯日古楞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新型基础测绘技术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自然资源分类标准不统一、新型基础测绘数据汇交机制不健全、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进展缓慢、自然资源管理人员测绘技能欠缺等问题,制约了新型基础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能。未来应完善新型基础测绘标准规范,加快补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短板,健全自然资源“一张图”动态更新机制,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人员培训,充分发挥新型基础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新型基础测绘;自然资源管理;应用问题;完善建议
引言: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领域,新型基础测绘已成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统计核算、规划利用的重要技术支撑。“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要“完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自然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在此背景下,发挥新型基础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支撑作用,推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工作,对于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一、新型基础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资源分类标准不统一
科学、规范、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是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基础。然而,受部门职能分割、管理权限交叉等因素影响,不同部门在开展自然资源调查时,采用的分类体系和标准不尽相同。如自然资源、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对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的类型划分和面积统计口径不一致,难以实现数据的精准对接和综合集成应用[1]。
(二)新型基础测绘数据汇交机制不健全
当前,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调查、地质调查、林草调查等领域,都在广泛应用卫星遥感、低空摄影测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等新型基础测绘技术,产生了大量的正射影像、DEM、三维模型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多由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单位采集和管理,缺乏规范统一的汇交机制,存在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等问题。
(三)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进展缓慢
新型基础测绘为一张图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等问题,目前自然资源一张图平台的整合进展缓慢、实用性不强。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不及时,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入库不及时,与一张图平台对接不顺畅,影响了一张图的现实性和权威性。共享整合深度不够,部分部门和地方的一张图平台各自为政,数据分散、标准不一,跨地区、跨部门间缺乏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2]。
二、加强新型基础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一)完善新型基础测绘标准规范
标准是引领行业发展的“定海神针”,要发挥新型基础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从标准规范入手,强化顶层设计。一是加快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在总结各部门调查监测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型基础测绘技术,从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属性出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结构清晰、定义准确、全面覆盖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制定新型基础测绘数据汇交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规范影像、激光点云等新型基础测绘数据的采集、处理、建库、管理、共享、应用等标准,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无缝集成,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权威、准确的空间信息。三是加强数据更新与共享,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自然资源“一张图”动态更新机制,依托新型基础测绘技术,加快自然资源基础信息获取,实现图-库-管一体化应用,建立部门间数据共享平台,完善共享政策,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数据资源的开放开发利用。
(二)加快补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短板
全面、精准、动态地掌握自然资源家底,是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新型基础测绘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极大提升了调查监测的广度、深度、精度和效率,要充分发挥新型基础测绘的技术优势,加快补齐调查监测短板。一是开展地表地物精细调查,借助低空遥感、机载激光雷达、车载移动测量等技术手段,获取高分辨率、多视角、多时相的影像图像,开展耕地细化调查、林草资源复核、湿地资源普查等,提高自然资源要素识别的精度,实现对地物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的精准刻画。二是推进自然资源三维立体监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测量等技术,精细重建自然资源地物的三维模型,开展矿山、海岛等特殊地物的立体化监测,并与地理国情监测、土地执法监测等常态化监测手段相结合,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自然资源监测体系,全面提升监测时效性和执法能力。三是加强自然资源专项调查,针对自然资源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地下水、湿地、海岛等专项调查,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海岸带遥感监测等新型技术手段,查清资源本底,分析资源特征,评价开发利用现状,为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提供决策支撑。
(三)健全自然资源“一张图”动态更新机制
自然资源“一张图”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共享平台和业务中枢,要充分发挥新型基础测绘在一张图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加快形成全国统一、上下联动、多级协同的一张图体系。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全国自然资源一张图总体建设方案,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统一规划和标准制定,消除“信息孤岛”,明确自然资源管理各业务部门的责任分工,确定相关数据的更新周期、更新内容和更新方式,建立数据动态更新的长效机制。二是强化数据汇交,依托国土调查、专项调查等成果,充分利用卫星遥感、航空摄影、低空摄影测量等手段获取的影像数据,及时将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按照统一标准接入一张图数据库,确保一张图数据的现势性、准确性。三是加强平台整合,发挥自然资源管理职能优势,统筹整合部门间、军地间、中央与地方间的自然资源数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推动一张图与“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自然资源大数据平台等深度融合,促进空间规划、供给分配、执法监管等业务协同联动,充分发挥一张图的综合效能。
结语
新型基础测绘技术有效应用对于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科学性重要,完善标准规范、加快监测短板补齐和健全动态更新机制,同时加强宣传和应用工作指导,更好的发挥项目建设成果作用,满足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发展,推动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霞.基于自然资源管理的新型基础测绘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22(2):119-121.
[2]李祥昌.基于自然资源管理的新型基础测绘研究[J].中华建设,2022(3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