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谈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作者

格日勒图亚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农牧局 017300

摘要:规模养殖场的监督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其中,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开展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公共卫生安全,同时也会影响到区域内农畜产业发展情况。从现阶段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开展请情况来看,其工作体系完善程度不断提高,针对性也越来越强,这也使得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管控。今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部门还应该进一步强化自身责任意识,考虑到动物卫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优化策略。基于此,本文也对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动物卫生 监督执法 现状 对策

一、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当养殖场的生猪、牛、羊、家禽、兔等畜禽种类的存栏量超过一定数值(不同省份及地区的标准存在差异)之后,则会被认定为规模养殖场。对于规模养殖场而言,其往往动物数量庞大,种类众多,且动物较为集中,因此,一旦发生传染病,会在短时间内流传开来,不仅会严重影响养殖场所有者自身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在社会面产生广泛影响,甚至还会导致流行性病毒在社会蔓延。因此,要注意严格按照我国当前的法规标准要求来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通过及时对动物产品进行检疫、对动物饲养过程进行分析、对动物产品加工过程进行监督等方式来保证最终流向市场的农畜产品综合质量达标。此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也是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如果监督执法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没有保证系统性及准确性,则会致使农畜产品的质量明显下降,进而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使社会公共卫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今后应该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以此来保证农畜产品的食品安全,从而保证养殖户的综合效益。

二、当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现状分析

目前来看,由于我国农牧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正式开展农畜养殖生产相关工作时,我国的政策扶持机制逐渐完善,同时也强调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性,最近十几年来,我国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执法能力有待提升。毫无疑问,执法能力是影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成效的关键,但对于部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人员而言,其自身专业素质较为有限,在执法能力层面也存在明显不足,很难保证执法准确性,这与其正式上岗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有直接关系;其次,存在经费受限的情况,对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而言,其在正式开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执法流程较为繁杂,通常包括调查取证、现场分析、执法评定等环节,因此,想要保证整个执法过程的标准化程度,则需要有一定数额的经费作为支持。但对于部分地区而言,往往受到当地政策、经济条件、工作流程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经费受限,进而影响了执法成效。

三、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对策分析

(一)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部门资金投入力度,并保证资金利用高效性

由于在正式开展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时,需要涉及到多个环节,并且应用到多种设施设备,为了保证监督执法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则需要有相应的工作经费作为保障。今后,规模养殖场方面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该注意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产生的经费纳入到预算中,进而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安排,并且,还需要规模养殖场的监督部门拟定出本年度的设施设备引进计划,将其上报给上级部门,进而确定与当前规模养殖场发展需求及执法部门工作需求更为吻合的财政制度,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开展。尤其要加大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检疫检测设备的引进力度,保证检疫检测设备的先进性,这样才能使监督执法工作开展成效得到保证。此外,还应该考虑到交通工具、办案等方面的经费需求,从而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经费结构,这样才能使财政资金得到高效利用。

(二)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提升其执法能力

在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时,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较为广泛,其所涉及到的执法对象具有多样化特征,同时也体现出了分散性,如果执法人员在开展本职工作时,无法保证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执法成效。因此,今后应该着手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而强化其执法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想要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构建完善的执法体系则是关键切入点,尤其要确立具有针对性的外购禽畜制度,从而保证监督工作开展可以落实到规模养殖场日常工作所涉及到的多个环节中;其次,定期对区域内开展养殖户、肉食品摊点、禽畜饲料店的监督检查工作,尤其要确认其是否存在贩卖病死禽畜肉、私自屠宰禽畜等情况,一旦发现,要严肃处理;最后,加大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应该涉及到检测技术层面及执法流程层面,培训完成后,要设定专项考核环节,只有通过考核的执法人员才能获得上岗证,以此来实现对执法队伍专业素质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应该不断优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流程及执法队伍结构,要注意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而保证最终执法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畜禽业,2024,35(02):49-51.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4.02.014.

[2]胡沛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7):129-130.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7.061.

[3]戈林兴,王金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风险点及控制措施[J].畜禽业,2021,32(07):62-63.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1.07.038.

[4]王瑛.怒江州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21,42(05):38-40.DOI:10.16733/j.cnki.issn1007-273x.2021.05.013.

[5]毋婷,叶东东.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对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20,(04):46.DOI:10.14070/j.cnki.15-1150.2020.0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