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存在问题及优化方案
刘志刚
身份证号码:230304197210224210
摘要: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选煤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存在设备精度、控制算法、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改进设备、优化算法、强化集成等优化方案,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效率和选煤质量,降低能耗和人工干预,推动重介选煤自动化向更高效、智能方向发展。
关键词: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问题;优化方案
引言: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选煤厂的核心部分。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对选煤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当前的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选煤的精准度、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整体的生产效率。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并寻求有效的优化方案,对于提升选煤厂的竞争力和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1.1系统的基本构成
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原煤给料设备、重介质旋流器、磁选机、脱介筛、介质桶等众多设备构成。这些设备相互连接协作,原煤给料设备负责将原煤稳定地送入系统,重介质旋流器是进行选煤的核心设备,通过重介质的作用对原煤进行分选;磁选机用于回收重介质中的磁性物质以便循环利用;脱介筛则是将精煤与介质进行分离;介质桶则起到储存和调配重介质的作用,同时还配备有各类传感器,用于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介质的密度、流量等参数,以及自动化控制单元,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1.2系统的工作原理
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重介质分选的原理。重介质一般是由磁铁矿粉等加重质与水混合而成的悬浮液,其密度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间。原煤进入重介质旋流器后,在离心力和重介质浮力的共同作用下,密度大于重介质的矸石会下沉到旋流器底部,而密度小于重介质的精煤则会上升到旋流器上部,从而实现初步的分选。然后通过脱介筛将精煤和矸石表面的重介质脱掉,磁选机回收重介质中的磁性物质。
2.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2.1设备相关问题
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和老化现象。例如,重介质旋流器的内壁在高速煤流和重介质的冲刷下,磨损较为严重,这不仅会影响旋流器的分选效果,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脱介筛的筛网也容易堵塞,影响脱介效率,需要频繁地进行清理和更换。而且部分设备的可靠性较差,一些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较短,像磁选机的磁滚筒在长时间工作后,磁性会逐渐减弱,影响对磁性介质的回收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2.2控制算法的局限性
现有的控制算法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况。在原煤性质发生较大变化时,如原煤的粒度组成、灰分含量等发生变化时,控制算法不能及时做出精准的调整。例如,当原煤中矸石含量突然增加时,现有的控制算法可能无法快速调整重介质的密度和旋流器的分选参数,导致精煤的质量下降或者矸石中精煤的损失量增加。而且控制算法在处理多变量耦合问题时存在不足,不能很好地协调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在调节重介质流量时,可能会对磁选机的回收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而控制算法难以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的优化。
2.3系统集成的不足
系统集成方面存在各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在集成到整个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可能会出现通信协议不兼容的情况,导致数据传输不畅或者无法实现有效的控制。例如,某一品牌的原煤给料设备与另一品牌的重介质旋流器在集成时,由于通信协议的差异,无法准确地将原煤的给料量信息传递给旋流器控制系统,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协调运行。同时,系统集成缺乏整体的优化设计,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和配合不够紧密高效,导致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不高,能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3.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
3.1设备的改进与升级
针对设备相关问题,首先要对给煤设备进行改进。采用更耐磨的材料制作给煤机的刮板和输送带,例如采用高强度的合金钢或者耐磨橡胶材料。定期对给煤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确保给煤的稳定性。对于分选设备,如重介质旋流器,可以采用新型的内衬材料,提高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利用先进的流场模拟技术对旋流器内部的流场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分选精度。对于介质循环系统中的介质泵,改进叶轮的设计和材料,提高其抗磨损能力,并且安装过滤器,减少介质中杂质对泵的磨损。加强设备之间连接部件的固定和密封,采用防松螺母、密封胶等措施,防止出现松动和泄漏情况。
3.2控制算法的优化
为了克服控制算法的局限性,需要采用非线性控制算法来替代传统的线性控制算法。例如,可以采用模糊控制算法或者神经网络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能够很好地处理重介选煤过程中的非线性关系,它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而是根据经验和规则对系统进行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则具有很强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它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运行数据来不断优化自己的控制策略。针对系统中的时滞问题,可以采用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对系统未来状态的预测,提前做出控制决策,从而减少时滞带来的影响。同时,建立完善的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机制,当系统检测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的控制策略或者调整现有的控制策略,以适应新的情况,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选煤的效率与质量。
3.3系统集成的强化
为了强化系统集成,首先要建立统一的通信标准和协议,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可以采用工业以太网等先进的通信技术,保证密度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统等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顺畅。对系统集成进行标准化设计,制定统一的设备接口标准和数据格式标准,使得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能够更好地兼容。在系统集成过程中,从全局的角度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综合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配置,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结语:重介选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问题制约着选煤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设备、算法和集成方面问题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这不仅能够提高选煤的质量和效率,还能降低成本,增强选煤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推动整个重介选煤行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闫胜雄.重介选煤工艺存在问题及自动化控制技术优化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03):17+43.
[2]杨硕,高鹏,高勇,等.数字PID在选煤厂重介密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