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中政治学科之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作者

李明娟

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校 16100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政治学科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中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优化策略,以期为政治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思考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学科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其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既要紧跟时代潮流,更新教学观念,又要保持学科的独立性和深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整合情境,发展兴致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同时有效整合情境,以德、法为先,通过课堂创造生活情境延伸到现实生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的理论知识。例如,学习《法治社会》内容时,可以从道路交通法则的问题入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PPT和视频为高中生创造道路上的交通情景,让他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该情景下有哪些是违背了道路交通法则的,并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来讨论应该怎样做才是遵守法则的,以此为后续回答案例题目奠定基础。设置这个学习模块是为了让学生从生命安全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对于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自护能力和自护意识。让学生们时刻记住交通安全是件大事,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或者没有安全意识,不但可能对自己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而且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影响。要使人、车有序通行,就要求人人遵守交通法规,并具备文明礼让的精神,保障公路通畅通行。[1]

二、关注现实,组织开展

在实施议题式教学时,必须把教学的实施原则与现实的教学内容要求结合起来,根据现实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生活情况,建构出符合学生生活特点的生活情境。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认识,提高政治学习的成效和学科核心素养。[2]比如,在“侵权责任、权利边界”内容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实务研讨:“某商人甲到A饭店住宿,当天晚上被乙打伤。经调查,双方存在财务上的纠纷,而根据酒店的监控,乙在殴打甲之前,有短暂的跟踪行为,但酒店的保安没有询问。因此,从民事责任的观点来看,乙应该负哪些责任,根据何在?饭店对甲受伤的结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这是一个很容易让学生了解的话题。因此,在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们组织起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与研讨。透过教学,学生能加深对饭店相关服务范畴知识的认识,并借由议题式教学的实施,使课程内容有所扩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扩展,使学生对旅馆在提供住宿的过程中所包含的隐含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正确认识,进而对其进行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议题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树立学生正确的法治意识。由于高中生的生活领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使得他们对某些法律问题缺乏清晰认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也比较肤浅,这不仅会阻碍学生的法治观念形成,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政治素质水平。为此,应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建构更多的法学主题,并以话题的方式进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介绍时政,感知社会

高中政治学科教师在选择时政素材的时候要注意,素材新旧并不是特别重要,新时代要求老师们要重视信息的开放。所以,在时政素材的选取上要注重对科学筛选,选取一些既有成果又有实际意义的案例,并将其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由此更好地为教学进步服务,并促使其价值与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而在设计课程教学的时候,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要把所选的材料与要教学的课程相融合。高中政治学科课本里的大多数内容,都在对现实生活的一些现象进行展现,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其原型。比如:高中政治学科老师可以挑选出一些热门的时政新闻,这里要注意这些时政新闻必须是学生可以看到且容易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从这样的视角出发,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也可以对所涉及知识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可以从“校园暴力”“校园贷”等角度入手,由此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了解。同时,也能使同学们深刻地了解到此类事件的危险性,了解到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3]

四、联系生涯,具化目标

政治教学目标是一种教学期望,老师们期望可以通过知识内容教学促进学生精神内涵生成,也是宏观层次上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在政治学科教育中的具体表现。比如,在涉及“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内容教学中,老师们可以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在引入环节,老师可以请同学说说他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如在火车站乘坐列车时被乘务员热心帮忙,或是遇到某些不开心的事情,分享完毕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些生活琐碎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内容,由此引入主题“职业素养”,让同学在自己的亲身感受中体会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学生以往的经验为出发点,指导他们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设想一下假如自己是某个工作岗位上的员工,自己应该怎么做,能达到怎样的水平,如此才能让他们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产生同理心和责任感。

五、借助信息,应用练习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堂练习活动优化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把握互联网支持,政治教师能够更快、更方便找到有关教学资源,与中外一些政治领域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在线交流,交换课堂教学经验,互相学习最新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虚拟模拟课堂,为学生们提供更为直观、生动的课堂练习情景,使学生能够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装置进行课堂学习互动、在线测评等。从今后的政治课堂教学长期变革和发展来看,信息化、网络化在线教育将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此,在“双减”大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一线老师应该在提高学生对信息网络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上努力,并指导其进行主动探究和运用。另外,“独木不成林”,政治老师也要多和同行们进行协作,尤其是在某些有一定难度的单元里,仅仅依靠一个或者几个老师来设置高品质课堂练习是比较困难的。要想更快地推进跨学校和跨区域教育改革,并在课堂练习设计上进行更多教学科研合作,就需要让更多政治老师参与到合作共研和开发中,这样才可以让政治课堂练习设计更为全面。

六、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优化政治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优良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瑞玲.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2021(8):201.

[2]杨春林.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1(8):46.

[3]潘岚.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信息化教学研究[J].教师,20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