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林业工程技术助力森林公园生态建设的路径分析

作者

王小雪

重庆市涪陵区林业规划和资源监测中心 重庆 408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森林公园作为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建设的推进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林业工程技术在森林公园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阐述了林业工程技术在森林公园生态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其次重点分析了林业工程助力森林公园生态建设的路径,最后强调林业工程与森林公园生态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林业工程;森林公园;生态建设;路径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化,森林公园生态建设逐渐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作为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的关键领域,林业工程在推动森林公园生态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专业技术与实践应用不仅为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促进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因此,林业工程在森林公园生态建设中的贡献日益受到广泛认可,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1 林业工程技术在森林公园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1.1 植被恢复与种植技术

植被恢复与种植技术是林业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公园生态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的应用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和抚育措施,恢复和增强森林公园的植被覆盖,进而提升其生态功能,在植被恢复方面首要任务是对森林公园的植被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植被的分布、种类、生长状况以及退化原因,基于调查结果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植被恢复方案,通常包括选择适宜的树种、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进行土壤改良等措施,在选择树种时需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抗逆性以及观赏价值,以确保恢复后的植被既能够适应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又能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在种植技术方面关键在于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这要求技术人员掌握精湛的种植技巧,如正确的栽植深度、土壤的踏实程度以及浇水的频率和量等,当然还需要对苗木进行定期的抚育管理,包括除草、松土、施肥、修剪等,以促进苗木的健康成长,此外植被恢复与种植技术还涉及对森林公园整体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通过合理的植被布局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提升森林公园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1.2 水土保持与治理技术

水土保持与治理技术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的关键技术,在森林公园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技术主要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综合运用,来保持水土、减少侵蚀,从而维护森林公园的生态平衡,工程措施方面可以建设挡土墙、排水沟、沉沙池等设施,以减缓水流速度、沉淀泥沙,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通过修筑梯田、水平沟等来改变地形,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生物措施则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方式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选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植物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耕作措施则是在农业生产中采取合理的耕作方式,如等高耕作、带状耕作等,以减少耕作对土壤的扰动,保持水土,综合运用这些水土保持与治理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森林公园的土地资源,维持其生态稳定。

1.3 景观规划与生态设计技术

首先,景观规划与生态设计技术是森林公园生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融合了生态学、园林学、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创造出既美观又符合生态原则的森林公园景,景观规划技术强调对森林公园整体布局的合理规划,包括确定不同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如游览区、休闲区、保护区等,以确保公园内各项活动互不干扰,同时最大化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其次,生态设计技术注重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景观设计,包括选择适应性强的本土植物进行绿化,以减少对外来物种的依赖并降低生态风险;设计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并提高公园的自我维持能力;以及利用地形和植被创造微气候,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2 森林公园生态建设的具体路径

2.1 严格质量管理,确保生态建设工程质量

为确保生态建设工程质量,应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贯穿项目始终,在规划与设计阶段,需明确质量目标和标准,对植被种植、水土保持、园林景观等进行详细规划,并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和质量要求,同时评估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在施工阶段,需全面监控施工过程,包括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监控和施工环境监测,并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和管理,建立奖惩机制。在竣工验收阶段应严格按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对不合格部分必须整改至达标,并且要建立长效质量保障机制,定期检查和维护工程,持续监测生态环境,以确保生态建设的长期效益。

2.2 强化节能高效措施,降低对原始生态的影响

在森林公园生态建设中,强化节能高效措施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能显著降低对原始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节能高效措施:一是积极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应优先选用能效高、排放低的机械设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例如,可以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系统,使用LED等低功耗灯具,以减少电能消耗,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施工现场使用,从而降低对传统电能的依赖;二是注重施工方法和工艺的改进,通过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可以显著减少资源浪费,例如,在植被恢复工程中可以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从而减少补植的需求和成本,此外,还可以采用模块化、预制化的施工方式,减少现场湿作业,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的布局和管理;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减少物料搬运距离,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3 结束语

总之,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森林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并为公众提供休闲、教育和科研的场所,而林业工程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发挥其专业技术优势,确保工程质量,推动森林公园生态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琼.合理规划森林公园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J].中国林业产业,2023(8):22-23.

[2]陈锋.林业工程助力森林公园生态建设[J].中国林业产业,2023(5):64-65.

[3]冯正莲.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森林公园发展探讨[J].现代园艺,2022,45(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