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小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发展路径
张馨月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榆树小学 130000
摘要:在当前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创意实践能力和想象力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存在这些困难,农村小学生在美术创意实践方面仍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许多孩子在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创作灵感。例如,他们能够利用身边的自然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创意和技巧。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创意实践能力、发展
前言:
发展创意实践能力是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中对师生提出的基础性要求,也是创意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践行双减政策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中,尤其是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更应采取正确的激发学生创意实践能力的措施,对美术教学活动进行大胆的创新,打破陈规和思维定势,在提高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同时,让创意实践能力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艺术的创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绽放光芒。
一、农村小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发展优势
(一)自然环境的启发
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更容易接触到广阔的田野、多样的动植物以及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这些独特的自然元素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1]。例如,春天的繁花、夏天的绿荫、秋天的果实和冬天的雪景,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绘画的主题。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使得农村小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更加注重细节和真实感的表达。
(二)文化背景的滋养
农村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也为小学生的美术创意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农村地区往往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泥塑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艺术体验,还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和模仿的对象。通过参与这些传统艺术活动,农村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巧,还能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文化理解和情感表达。这种文化背景的滋养,使得农村小学生的美术作品更具独特性和深度。
(三)教育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农村小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增加了美术课程的课时和教学资源。同时,政府还鼓励和支持农村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活动,如美术比赛、展览和交流活动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农村小学生的美术素养,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二、农村小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发展路径
(一)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打造趣味课堂
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并增强其创意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趣味课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自然材料如树叶、石头和泥土进行创作。这种做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创作体验,还能让他们感受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还可以组织一个“乡村风景画”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素材,然后合作完成一幅大型壁画。这种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此外,定期举办美术展览和比赛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还营造了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学校可以每学期举办一次“小小艺术家”展览,邀请家长和社区成员参观,这不仅是对学生努力的认可,也是社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二)使用现代教育设施
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把讲解板书、图画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虽然教学时间长,但学生的美术艺术修养很难得到有效的培养,而且不够直观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产生创意实践能力和想象力,不利于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意课堂的构建。因此,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指导,应该与时俱进地尝试引进多种类型现代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培养创意实践能力的相关途径。
教师可以采用网络、PPT、白板、投影、视频等多种多媒体设备,辅助完成美术创作。例如,在学习“四季”内容时,就可以通过投影大自然的图片,播放一年四季相关的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和代表性动植物形象。众所周知,创意实践能力也是基于作者对事物有了基本认知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创意理解想象出来的。而多媒体创意课堂教学中,就很好地让色彩和动态直击学生的视觉。在此基础上,现实和想象的结合实现了对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美术修养的培养起到了相应的积极作用。
(三)从生活实践中提取创意实践能力
生活化的美术实践更能激发学生的美术创意实践能力。首先,美术教师要在美术教学和学生生活实践中寻找交汇点;其次,教师引导的生活实践活动应该与学生的兴趣相关联,丰富创意课堂的表达形式[3]。
例如,美术教师可以趁着假期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房间的构造,并且进行“我想要的小天地”这个主题的卧室设计。例如床的样式、房间的具体功能、房间的整体色彩的搭配等等。通过这样的有趣而简单易行的小设计,不只能够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课堂参与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让他们能够主动的、愉快的参与到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所以,教师不只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的发现美丽,还要学着去创造美,让生活充满美术创意,提升自己的创意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更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4]。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农村小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吴春雪.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强化学生创意实践能力方法探索[J]. 读与写:中旬, 2021(12):0317-0317.
[2]奴尔巴合·扎甫尔. 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的策略分析[J]. 文学少年, 2021(22):1.
[3]杨洁.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的研究[J]. 科学咨询, 2021.
[4]申传伟. 培养学生创意实践素养策略——以小学美术设计应用课程为例[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