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
李欣欣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榆树小学 130000
摘要: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他们从小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其次,劳动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生活技能。最后,劳动教育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不仅在学习上有所成就,更在品德和实践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劳动教育、渗透
前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责任感。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教育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际劳动活动,使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一)劳动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引入与劳动相关的主题,如家务劳动、社区服务等,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还能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重要素质。
(二)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立能力。通过在英语课堂中模拟或实际参与劳动活动,学生可以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出对劳动的尊重和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珍惜。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主动承担家务、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1]。
(三)劳动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可以通过身体活动和实际操作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体质。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清洁、植树活动等,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劳动中锻炼身体,还能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目标,构建劳育平台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补充,更是对其品格和价值观的塑造。为了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劳动教育,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目标,构建一个全面的劳育平台。这个过程不仅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还需要他们具备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例如,在教授关于“farm”的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入农场劳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农民的日常工作,如种植、收割和照顾动物。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习了英语词汇和语法,还能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再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农场工作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和图片,展示不同职业的劳动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场或工厂,亲眼见证劳动的实际操作。这种实地考察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激发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2]。
(二)巧设主题问题,培养劳动意识
劳动意识与观念是劳动实践的基础与前提。如果教师只是把劳动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却不告知学生劳动的原因和劳动的重要性,就无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设置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渗透劳动教育。
以“This is my father”为例,该单元围绕“家庭”这一主题展开,重点讨论家庭成员。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在巩固拓展的教学环节中提出问题,如“What chores do your family members do?”“What chores do you do at home?”等。在提出一系列的引导性问题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自己在家中做过的家务,并适当提出一些逻辑性较强的问题,如“Why should we do chores?”“What can we do for our families?”等,引发学生思考,并使其清楚做家务的目的和意义。
(三)优化学习任务,提高劳动技能
为了优化学习任务并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更多实践性和互动性的元素。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教师应设计与劳动相关的英语学习任务。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超市购物、餐厅点餐等日常劳动场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实用的英语词汇和表达,还能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劳动的过程,增强对劳动的理解和尊重[3]。
以“We're helping her”单元为例,教师应设计与劳动主题紧密相关的教学任务。在“We're helping her”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帮助他人,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劳动场景。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帮助一位年长的邻居,包括打扫院子、购物等具体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关的英语表达,还能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而单一的任务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而多样化的任务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We're helping her”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任务,如制作劳动工具的英语词汇卡片、编写帮助他人的小剧本等。这些任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还能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在劳动教育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在“We're helping her”单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如分工合作完成一项社区服务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合作,还能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例如,学生可以分工合作,一部分学生负责打扫,另一部分学生负责整理物品,最后一起完成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4]。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教育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培养出具备扎实语言基础的学生,更能够塑造出具有高尚品德和全面素质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赵春义.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2, 23(3):9-14.DOI:10.3969/j.issn.1674-5728.2022.03.002.
[2]董束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C]//扬州基础教育学校联盟年会论文集——当代教育评论(第九辑).2019.
[3]陈一萱.小学英语教育渗透劳动教育观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英语, 2022(42):89-90.
[4]王静芬.劳动教育场域下的小学英语融合教育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 20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