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益工具在降低制丝过程烟叶损耗的应用
覃鸿邦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卷烟厂 广西壮族自治区 545000
一、前言
近年来,烟草行业提出扎实推进稳运行、促改革、优结构、育品牌、强基础、防风险各项任务落实,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十五五”开好局;不断提升装备支撑现代化水平,推动新技术与烟机制造深度融合,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升级能力;提升物流运行现代化水平,坚持精益高效、协调共享、绿色循环发展方向利用在线资源,推动各项指标向行业优秀指标靠近,提高卷烟质量,降低制造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目的。
二、开展现场问题识别活动
2.1 制定 6S 清扫活动方案
为了找出影响制丝过程烟叶损耗的原因,组织小组制定现场清扫活动方案。现场活动小组由车间领导担任组长,设备管理员担任副组长,分为多个小组,小组成员覆盖管理人员、维修人员以及操作人员,明确组员职责。明确清扫活动目的:通过开展现场清扫以及污染源和困难部位的查找,识别问题,变清扫为点检。方案中还应包括初期清扫总体行动规划,根据制丝过程现场分布图,分区域将清扫活动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实施。
2.2 活动准备工作
活动前,明确清扫对象并制定清扫计划,细化清扫和检查内容,准备清扫工具,制定清扫作业指导书作为活动准则,并做好相关培训。首先制定清扫计划,小组根据清扫区域设备的种类、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制定了合理的、科学的清扫计划。计划中应明确执行清扫的时间、范围、人员等信息。其次开发指导书,为了清扫活动顺利进行,小组还开发了清扫活动作业指导书,规范清扫点位、清扫要求等。指导书应有图片说明清扫位置,指引小组成员开展清扫工作。还应明确清扫的方式,规范清扫行为。清扫工具也应在指导书内进行说明,为前期工具的准备做好铺垫。最后需要做好活动前的安全教育培训,避免在清扫活动中出现安全事件。小组成员应根据现场危险源情况开发安全、设备方面的单点课教材,并组织所有活动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3 活动开展过程
活动中,按照尽可能打开和拆卸的原则,对有碍清扫的设备防护罩或部件进行打开和拆卸。需要专业技术的拆卸工作,操作人员配合维修人员进行;其他的打开拆卸工作,由操作人员进行。按照清扫作业指导书的标准逐条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检查等,并在指导书上做实施记录;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需要由小组成员在活动进行中尽可能地实施改善和复原。
2.4 活动总结工作
图 1 筒壁粘料量排列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粘料物主要分布在筒体前端和筒体中部,这两个区域粘料量占叶片加料机粘料量的 93.2% ,是造成叶片加料机粘料量高的主要区域。活动小组成员结合设备工作原理及实际运行情况,运用“头脑风暴法”对影响叶片加料机筒体前端和筒体中部粘料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整理、归纳绘制关联图(如图 2)。
从关联图中活动小组成员共找出 9 条末端因素,活动小组分别对各末端因素进行了验证,确定加料筒加水加料喷射延时时间参数设置不合理,与烟叶输送时间不匹配,是造成加料筒壁粘附烟叶偏多的主要原因。
现场清扫结束后,应及时的总结本次活动结果。首先是不良点的统计,活动推进员应对不良点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当然在日常清扫中也不断发现不良点也可统计到汇总表中。随着小组持续开展活动,不良点会逐渐增多。其中,对重复出现的问题纳入污染源,对于清扫难以实施的问题纳入清扫困难部位。在统计的过程中,还应分开统计出清扫活动中已经解决的不良点和未解决的不良点,为下一步改善活动提供依据。
三、下一步改善活动
对于现场清扫活动发现的污染源和清扫困难源,需要继续开展改进活动,可运用包括流程图、树图、因果图、WHY-WHY 分析法、排列图等工具进行分析和改进。本文分享了我车间在改善活动中用过的一些简单的精益工具,如下所示。
3.1 Why-Why 分析法
为了找到风选烟丝结团的原因,活动小组运用了 Why-Why 分析法,该分析法一般提出 3-5 个问题,直到能针对原因给出对策为止。
问题一:为什么烟丝结团?产生原因:进料气锁挤压烟丝。
问题二:为什么进料气锁挤压烟丝?产生原因:因为烟丝泄漏到进料气锁侧隙中。
问题三:。为什么烟丝泄漏到进料气锁侧隙?产生原因:因为进料气锁侧隙没有密封装置。
对策:设计进料气锁时,只设计了径向密封,而没有设计轴向(侧向)密封。
3.2 双样本 t 检验
确定切丝效果差异性影响:叶丝风选机严格按照工艺标准执行的情况下,剔除物中梗签量与切丝效果有直接关系,在现场调查发现,切丝机共2 台机器,手感两台机器的切丝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活动小组成员选择 1#机台和 2#机台,分别收集 10 批损耗量。通过双样本 t 检验最终判断出 2 台切丝机效果的从优到劣的顺序为: 1#>2# ,说明测试结果与手感结果一致。
确定切刀差异性影响:对两台切丝机进行检查,设备参数都是一致的,唯一区别是 1#机和 2#机分别用国产刀片和进口刀片。活动小组将 2 两台切丝机都更换为国产刀片,通过双样本 t 检验判断出 2 台切丝机切后叶丝剔除物中梗签量一致,说明刀片差异性对梗签剔除物重量有影响。
3.3 排列图和因果图分析
为了找到加料筒壁粘附烟叶偏多的原因,活动小组粘料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小组成员把加料筒分为进料板、筒体前端、筒体中部、筒体后端和出料罩五个部分,对其粘料量进行统计并绘制排列图(如图 1)。
图 2 筒壁粘料因果图

3.4 实施改善
根据以上分析,制定对应的改进措施即可。针对可回用的散落烟叶,设计了散落烟叶自动回收装置;针对风选剔除物中结团烟丝,设计 HDT 气流式烘丝机进料密封系统;针对风选剔除物中梗签,选购国产切丝机刀片;针对筒壁粘附烟叶,优化喷嘴喷射延时时间参数。
[参考文献]
[1] 袁园.基于现代精益成本管理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经济管理. 2010 (2)
[2] 汪家常.精益成本管理.经济管理. 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