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记”策略在小班儿童剧活动中的实践与思考
王丽妍
无锡市新吴区金溪幼儿园,江苏省无锡市,214000
摘要:儿童剧,作为一种融合了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园在小班儿童剧课程中,创新性地引入“暖日记”策略,以绘本、文学故事为剧本基础,鼓励幼儿参与儿童剧的表达、创作与表演,旨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本文以小班儿童剧《一根羽毛也不能动》为例,详细阐述了“暖日记”策略在剧本台词创作、角色表达与塑造、以及儿童剧表演中的实践应用与思考。
关键词:“暖日记”;儿童剧;小班幼儿;剧本创作;角色表达
一、引言
戏剧教育被思想家卢梭视为激发人创造力和表演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能为幼儿带来全新的人生体验。然而,传统的儿童剧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幼儿缺乏主动参与和对剧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园尝试在小班儿童剧活动中引入“暖日记”策略,通过记录、分享、反思的方式,促进幼儿对剧本内容的理解、角色的塑造以及表演能力的提升。
二、“暖日记”策略在剧本台词创作中的实践
1.故事由我提供,经验有你分享
在传统的儿童剧活动中,剧本通常由教师提供,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而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采取了全新的方式,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自己喜欢的绘本,并通过投票选出《一根羽毛也不能动》作为剧本蓝本。这一做法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让他们在选择过程中获得了主动权。
2.自主创编台词,融入生活经验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的对话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却显得有些冗长和深奥。为了降低难度,我们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创编台词。因此,我们决定为幼儿留下自主创编的空间。以教师倡议下,幼儿通过玩木头人游戏,记录并创编了作为“捣乱分子”配角的对白。这些生动、真实的台词不仅体现了幼儿的真实想法,还使剧本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便于他们的理解与表达。
3.教师适时引导,确保剧本质量
在幼儿自主创编台词的过程中,“暖日记”发挥了重要作用。幼儿通过绘画、录音等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创编思路与成果,并在分享会上进行展示与讲解。教师适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帮助幼儿解决困惑,引导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台词。当幼儿创编出的台词与故事情节不符时,教师会及时提出并建议修改。这样既能保证剧本的质量,又能让幼儿在创编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还促进了师幼、幼幼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暖日记”策略在角色表达与塑造中的实践
1.材料由我准备,角色有你表现
儿童剧的表达核心在于角色的塑造。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并表达角色,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具与材料。首先,我们制作了鸭子和鹅以及配角的头饰和道具,让幼儿通过直观的方式感受角色的基本特征。其次,我们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动作、语言、声音、神态等方式探索与表达角色。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表演能力,还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角色性格与故事情节。
2.深入情境体验,塑造立体角色
在角色表现过程中,“暖日记”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幼儿通过记录自己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不断深化对角色的理解。在角色塑造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深入情境,把自己的情感带入到故事中去,并尝试用动作、语言、声音、神态等方式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同时,幼儿还在分享会上交流自己的表演心得,互相学习借鉴,这种情境体验的方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角色,也让他们的表演更加生动和真实。
3.教师提供支持,引导幼儿表现
在角色塑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不仅要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教具和道具,还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给予他们鼓励与肯定,引导幼儿更好地表现角色。同时,我们还要密切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幼儿能够更加自信地表现角色,享受儿童剧带来的乐趣。
四、“暖日记”策略在儿童剧表演中的实践
1.创意由我展现,精彩有你见证
在儿童剧的创作与表演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适合的角色与情节进行创作与表演。同时,“暖日记”成为他们记录创意与灵感的重要工具。幼儿通过绘画、录音、视频等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创意想法与表演瞬间,为后续的分享与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分享表演经验,促进相互学习
经过充分的准备与排练,幼儿们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表演时刻。他们穿着精美的服装,戴着精致的头饰,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与魅力。而“暖日记”则成为他们记录这一精彩瞬间的宝贵载体。他们可以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暖日记”,并分享自己在表演中的心得体会。幼儿通过回顾自己的表演视频或录音,不仅能够再次感受表演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还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改进方向。这种分享方式不仅让幼儿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还促进了他们相互学习和借鉴。
3.教师给予反馈,指导后续发展
在表演结束后,教师的评价与反馈对于幼儿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对幼儿的表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扬,还要针对他们的表现提出具体的建议与指导。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暖日记”了解幼儿在创作与表演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惑。通过教师的评价与反馈,幼儿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未来的儿童剧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暖日记”策略的实践效果与思考
1.实践效果
通过本次小班儿童剧《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实践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暖日记”策略带来的显著效果。首先,幼儿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不仅主动参与到剧本的创编与角色的表达中,还通过“暖日记”记录下了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其次,幼儿的创造力与表演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他们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与魅力,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表演。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儿童剧的表演上,还渗透到了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
2.思考与展望
虽然“暖日记”策略在本次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我们仍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不断的完善。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丰富“暖日记”的形式与内容,为幼儿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记录与表达方式。其次,我们还要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确保“暖日记”能够真正发挥其在儿童剧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最后,我们还可以尝试将“暖日记”策略应用于其他的教育领域和活动中。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暖日记”策略在小班儿童剧活动中的应用与研究。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策略激发更多幼儿的表演潜能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