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陈灵芳
陕西省商南县城关小学
在小学教育起始阶段引入整本书阅读,契合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素养培育要求,能拓宽低段学生知识视野,为语文素养积淀筑牢根基。但低段学生识字不多、认知尚浅、自控力弱,需精心规划引导策略,使其顺利走进并沉浸于整本书阅读。
一、小学低段学生阅读特质剖析
1、 识字与认知基础薄弱:低年级学生刚开启学习之旅,识字储备有限,面对大篇幅纯文字文本时,认读障碍重重,常需借助拼音“磕磕绊绊”阅读,对复杂语义理解多依赖直观生活经验,抽象书面表达理解吃力。
2、 注意力易分散:其大脑发育处于初期,专注时长短暂,阅读易被周遭声响、新奇事物干扰,难以长时间聚焦书页内容,阅读持续性差。
3、 偏好直观形象内容:此阶段形象思维活跃,对色彩绚丽、角色鲜活、情节奇幻的绘本、童话兴致盎然,借直观画面、简单故事架构认知世界。
二、整本书阅读推进策略
(一)精心甄选阅读书目
1、 绘本为基:绘本以图辅文、文图交融,是低段学生阅读“敲门砖”。像《好饿的毛毛虫》,洞洞设计与毛毛虫蜕变画面,配合简洁文字,直观展现成长变化,契合儿童好奇天性;《爷爷一定有办法》借重复性情节、温情画面,展现爷孙情谊与智慧,助孩子感受故事韵律与情感。
2、童话启蒙:童话王国充满魔法与想象,经改写简化的《丑小鸭》《灰姑娘》等,保留奇幻情节核心,以直白语言铺陈,既满足孩子对梦幻世界向往,又在其理解范围内,引领孩子体悟善恶美丑。
(二)营造浓郁阅读氛围
1、家庭层面:在家打造“阅读小窝”,布置柔软坐垫、童趣书架,依孩子喜好装饰,放置常读之书;家长以身作则,每日固定亲子共读时光,睡前依偎床头分享故事,用声音传递情感、诠释文本。
2、学校维度:班级建图书角,依低段阅读特点分类陈列,定期轮换;设阅读课,教师声情并茂范读、导读,课间鼓励自由阅读分享,让书香满溢教室。
(三)授以多元阅读方法
1、 听读结合:利用有声读物,孩子初听故事感知全貌,再对照纸质书指读、认读生字,强化文字与语音联系,如听《格林童话》音频后,亲子共读实体书,逐句跟读理解。
2、 情境阅读:教师或家长据书中场景,布置简易道具,模拟森林、城堡情境,孩子置身其中扮演角色读故事,如《小红帽》森林场景搭建,孩子扮小红帽、大灰狼等角色,演绎中深化理解。
(四)设计趣味阅读活动
1、 故事绘画展:读完书,孩子依理解绘制关键情节、角色,为《大卫不可以》创作系列插画,展现大卫调皮瞬间,借绘画梳理故事、释放想象,班级展示分享还能锻炼表达。
2、 故事接龙赛:分组开展,教师起个头,如“在神秘森林里,住着一只小熊”,孩子依次接情节,激发创编热情,锻炼逻辑连贯与口语表达能力,增添阅读互动乐趣。
小学低段整本书阅读策略运用,要立足学生成长规律,以适宜书籍、亲和氛围、灵动方法、趣味活动为“脚手架”,引领学生跨越阅读门槛,点燃阅读热爱之火,在持续阅读实践中提升能力、涵养品格,为终身阅读习惯养成铺就坚实起点,助力学生在书海扬帆远航。后续还需依教学反馈、学生发展动态,灵活调适优化策略,护航阅读成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