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分析
杨敏
华池县余家台幼儿园 745600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更多优秀的教学理念被提出,并运用于实际教育教学环节中,游戏化教学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游戏活动,将浅显易懂的知识设置成多样化的游戏教学环节,幼师能够有效引导幼儿投入于教学中,利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让幼儿收获轻松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学工作的效率。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学前教育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引言
新的教育改革大环境之下,学前教育的模式内容也要积极的进行创新升级,其中教师可以将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积极的落实到学前教育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
一、在学前教育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兴趣
多样化的教学游戏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有助于教师通过游戏环节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个性特点,便于教师针对这些特点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符合促进幼儿发展身心规律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发多样化的新游戏,促进幼儿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个性化成长。幼儿在游戏环节中获取更多理论知识以及生活技能,引导幼儿优势的开发和提升,从而促进幼儿未来更好发展。
(二)有助于开发幼儿思维逻辑
幼儿园阶段的教学工作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重视相关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模式。在游戏教学环节虽没有过多理论知识的教授,但可以在此期间引导幼儿喜欢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以及生活模式,从中锻炼幼儿的想法和思维。根据幼儿成长发展的自身特点,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有效加强幼儿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引导幼儿在游戏环节中收获相关外显知识,并发现其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对幼儿思维的锻炼。具有优秀的思维逻辑方式和能力,是幼儿高效成长的关键因素。将幼儿园的教学环节设置的更加多样化、趣味化,有益于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进而加强学前教育的教学效率。
(三)有益于促进幼儿自主意识的发展
学前阶段的幼儿更喜欢充满新鲜感的学习过程和生活,因此教师若是忽视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一味的重视对知识、技能枯燥的传授,让幼儿对同一知识进行反复学习,会导致幼儿对学习以及幼儿园生活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恐惧等不良心理。若是教师能够依据幼儿发育、成长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将游戏融于教学环节,就会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新鲜感,加强幼儿合作团结意识和能力。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环节中,幼儿体会到乐趣,才能充满动力的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加强幼儿自主意识的发展,为幼儿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在学前教育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强化课堂活动教学体系,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升级
为了将游戏化教学方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幼儿的思维水平,老师可以将幼儿、学前教育、教学重视、重要性等关键词融合在一起,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升级,最终有效的拟定出更加适合幼儿成长的教学培养机会,积极的鼓励幼儿动脑思考问题,感受游戏和学习的魅力。
例如,老师在开展小手拍拍的小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先借助多媒体设备有效的播放儿童感兴趣的儿歌,幼儿在不断聆听的过程中可以积极的调动个人的思维进行问题的思考,更容易深入到游戏的世界中。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积极的引导学生边拍手边歌唱:“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伸出来,小手伸出来。我用小手变魔术,让你猜一猜,让你猜一猜”然后可以指着某个物体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亦或者是英文单词等,这样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多感觉器官刺激学生的学习,进一步的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的调动个人的思维思考。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开拓,构建游戏化教学课堂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好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的利用网络中的众多素材和资源,为幼儿构建更加融洽趣味的游戏环境。
例如,《龟兔赛跑》《皇帝的新装》等童话故事都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在课堂中利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进一步的提升幼儿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加积极有效的调动和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话语激励幼儿,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也更加容易释放出个人的天性,更加有效的感受游戏活动的价值,真正的达到富教于乐的目的。
(三)重视游戏设备的多样性和安全性
为幼儿准备的游戏道具、设备等,是教师有效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关键,对幼儿引导和启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在准备道具、设备的过程中就要重视其多样性和安全性。
首先,多样性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充足的工具能够满足多样化游戏的需求,保持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新鲜感。颜色、形状多样的教学工具,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目光,加强注意力的同时提升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其次,游戏道具和设备的安全性是教师必须重视的环节。对于小型游戏道具在幼儿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棱角较为尖锐的道具教师也应避免使用,防止幼儿划伤。而大型游戏设备应重视其稳固性,防止游戏过程中意外碰倒设备对幼儿造成伤害的事件发生。最后,教师准备的游戏工具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教育意义并符合幼儿审美,才能有效吸引幼儿目光。对游戏工具的选择,教师应遵循科学、安全的原则,保障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学前教育游戏化,能够帮助教师加深对班级幼儿的了解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制定游戏化策略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道具安全性和多样性,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最终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廖洁.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分析.教育学,2021-08.
[2]唐碧霞.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分析.教育学,2021-11.
[3]刘永平.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探究.教育学,2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