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挡墙在水利施工中应用及控制重点
王冲 高天旭 张桦
上海华城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100
摘要:为探讨预制挡墙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及控制重点,作者结合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一期),采用文献分析与理论探讨的方法,分析了预制挡墙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以及其在不同水利工程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预制挡墙凭借其优越的抗水压性能和快速安装的特点,在本项目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对设计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与流程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及进度与成本控制等关键因素。结果认为,严格的施工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工程质量与安全性,为水利工程的高效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预制挡墙在未来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有助于推动水资源管理与防洪减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预制挡墙;水利施工;应用;控制重点;工程安全
一、引言
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一期),项目涉及加高加固堤防总长度约50.70km。工程等别为Ⅱ等1级,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具有标准高、工期紧张特点,同时将打造集韧性绿色堤防。故传统的挡墙施工方法在工期、成本和施工质量环保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预制挡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材料,凭借其快速安装、质量可控和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逐渐在本项目施工中推广应用。它不仅显著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有效降低施工风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河道类型项目水利工程中,预制挡墙展现出优良的性能与稳定性。因此,深入研究预制挡墙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及其控制重点,对于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分析预制挡墙的设计、施工及其在不同水利工程中的适用性,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预制挡墙的结构特点
2.1 设计与材料选择
预制挡墙的设计需综合考虑力学性能、耐久性及环境适应性。首先,设计应基于施工环境及荷载要求,采用有限元分析等先进方法确保结构的稳定性。材料选择上,常用的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复合材料等。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抗压强度,而钢筋的加入则显著提高了其抗拉强度和韧性。为了提升耐久性,材料中可加入防腐剂和防水剂,以适应不同水文和气候条件。此外,考虑到施工便捷性,预制挡墙的形状和尺寸应统一化,减少现场拼接,提高施工效率。设计中还需考虑施工安全及维护方便,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持久发挥作用。
2.2 施工工艺与流程
预制挡墙的施工工艺相较于传统方法更为简化,主要分为准备、运输、安装和后期处理四个阶段。首先,在准备阶段,需对场地进行清理和基础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随后,预制墙体通过专用设备运输至施工现场。在安装阶段,利用起重设备将预制块准确定位,确保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安装后,应进行接缝处理,确保整体结构的密闭性。后期处理包括灌注混凝土、回填土方等,以增强挡墙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该流程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适合在复杂地形和水文条件下进行施工。
2.3 经济性与环境适应性
预制挡墙在经济性方面表现优异。由于其标准化设计和工厂预制,减少了施工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及现场管理的复杂性。此外,预制挡墙的耐用性减少了维护和更换频率,长期运行带来更低的运营成本。在环境适应性方面,预制挡墙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定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预制材料的生产过程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噪音和扬尘,符合现代环保要求。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设计,预制挡墙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预制挡墙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3.1 在堤防中的应用
在水堤防建设中,预制挡墙主要用于防止水土流失、提堤防稳定性。同时预制挡墙的快速安装能力使得防洪堤防工程周期大大缩短,从而减少了工程成本,对于本项目急需发挥黄浦江防洪提升作用尤为重要。此外,预制挡墙的设计可以根据堤防和河道工程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断面和地形和水流情况,加之采用造型模板花纹图案,提高堤防河道滨江的美观性。同时避免现场混凝土浇筑,本项目又为水源地工程,大大减少了环保的困扰。
3.2 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在河道治理中,预制挡墙主要用于防止河岸侵蚀及改善水流特性。通过设置预制挡墙,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流速度,减少对河岸的冲刷,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此外,预制挡墙的灵活性允许在河道的不同位置进行定制安装,以满足不同治理需求。应用预制挡墙后,特别是本项目采用了多种生态框、预制花槽结合,河道治理的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有效地恢复和保护河道生态系统,提升水质及生物多样性。
3.3 在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在排水系统中,预制挡墙可用于构建挡水结构,防止水流逆向回流,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其优越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使其成为排水工程中理想的选择。通过在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的适当位置安装预制挡墙,可以有效提高排水能力。此外,预制挡墙的模块化设计使得后期维护和升级更加方便,能够快速适应水利变化需求。
四、预制挡墙施工中的控制重点
4.1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是预制挡墙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涉及材料的检验、施工过程的监控及最终的验收。首先,施工前需对预制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墙体的安装位置、垂直度及接缝处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定要求。最后,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包括墙体的稳定性测试和防水性能检测,以确保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科学的质量控制流程,可有效避免潜在质量问题,提高整体效果。
4.2 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在预制挡墙施工中,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至关重要。施工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如不良天气、地质条件等。现场管理应加强人员安全培训,确保每位工人了解施工安全规范。施工过程中,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合理配置防护设施,防止事故发生。此外,在关键工序如吊装时,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协调,以确保安全操作。通过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4.3 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
有效的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能够显著提高预制挡墙施工的经济效益。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时间节点与任务分配。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跟踪进度,及时调整资源配置,以应对突发情况。此外,优化材料采购和运输方案,降低材料浪费,实现成本控制。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项目提供参考。通过科学的进度与成本管理,可以确保项目的高效完成,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五、结论
本文对预制挡墙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及其控制重点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预制挡墙凭借其优越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堤防、河道治理及排水系统等多个领域,在本项目也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适应性。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施工进度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通过严格把控这些关键环节,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预制挡墙的设计与施工工艺将进一步优化,这将为水利工程的高效建设提供新的可能性。因此,加强对预制挡墙的研究与实践,将有助于推动水利施工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瑞.“台阶式”预制装配式挡墙在苏州河堤防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2023,(01):47-49.
[2]李文虎,杨培金,王光辉.桩板式挡墙在生态水利治理工程设计中的技术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2,49(24):69-71.
[3]崔立柱,汪海涛.桩板式挡墙在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治淮,2022,(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