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探究
潘星晨
中煤矿山建设集团安徽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本文探究了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分析了现存的队伍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工作机制缺乏创新活力、对员工实际需求关注不足三点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专业培训与人才引进、创新工作机制与加强部门协作、关注员工需求与建立反馈机制的优化方式。为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政工队伍建设融合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企业政工队伍;思想政治;融合探究
引言:在企业持续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需求变化下,企业运营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企业政工队伍是推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的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促进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但在企业实际运营期间,二者融合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应保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科学有效的优化途径,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展。
一、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现存问题
(一)队伍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政工队伍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般指的是在我党精神领导下,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1]。当下部分企业在政工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期间,无法保证队伍专业能力。部分企业内部政工人员在工作前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其对思想政治核心理念了解不够充分,分析相关理念时,也无法追寻其具备的内涵和深层次的意义;传递思政精神、推行工作时,部分政工人员依旧执着于发放文件、线下宣讲会议等方式,忽略了当下年轻人学习特点和兴趣偏好,以至于年轻员工群体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在企业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和员工思想需求改变的情况下,存在着部分政工人员信息感知程度不够敏感的情况,导致思政工作无法发挥作用,员工凝聚力和对企业的认同感直线下滑。
(二)工作机制缺乏创新活力
在企业政工队伍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中,工作机制缺乏创新活力的问题愈发突出。当下大部分企业依旧采用集体学习、下发文件等传统方式推行思想政治工作,无法调动员工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各个部门工作模式、沟通流程都较为独立,政工队伍无法与各部门建立有效联系,在推行工作时,也无法得到各部门领导和员工的协同配合,导致工作活动内容偏离企业运营期间产生的实际业务,资源配置受到影响的同时,工作活动也偏于“形式化”。部分企业政工队伍对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了解不够深入,没能掌握第一手信息,导致思政工作无法和企业发展融合,助力作用逐渐削弱。
(三)对员工实际需求关注不足
企业都倾向于以宏大叙事类话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但是单一地进行宏大叙事,没有与职工工作及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取得理想化效果[2]。像部分一线工作者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工作环境急需调整、部分员工通勤时间、经济压力、住房教育等问题,没有及时纳入考量。同时,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方面也有待完善,企业没有帮助员工做好职业方向规划,也没有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资源,只凭借员工个人磨损,导致员工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离职率不断增加。最重要的是,以上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在逐渐累积的过程中,员工会对思政工作的效果产生怀疑心态,无法主动参与并产生共鸣。
二、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措施
(一)加强专业培训与人才引进
为了提升政工队伍的专业能力,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用人机制,包括明确的选拔标准、公正的选拔程序和科学的评估方法。在选拔过程中,企业应该注重候选人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3],从而加强专业培训与人才引进。第一,调整培训体系结构。主动与当地专业思政机构达成合作,定期邀请机构专家来企业宣讲,传递最新理念,并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和真实案例来融合思政理论;企业根据员工需求开设针对性的思政培训课程,确保培训课程适应对应岗位需求,增设内容策划、视频剪辑、平台运营等多个年轻人追捧的培训内容,保证思政工作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也间接提升员工学习的意愿。第二,拓宽人才招聘渠道。除了传统人才招聘平台,还可以通过思政教育领域的会议、活动等渠道搜寻专业人才,利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覆盖面广且影响力大的渠道完成招聘,保证人才的多样性。第三,提升高质量人才待遇。确保人才的有效留存,可以根据对方在物质、精神上的需求来制定针对性的福利待遇,为其规划职业发展方向,提升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四,调整人员搭配。促进新引进人才和原有政工人员之间的协同合作,采用老员工和新员工“结对”的方式工作,老员工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频率、流程,新员工传递新理念和工作方法,实现双向提升,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创新工作机制与加强部门协作
创新工作机制与加强部门协作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工作机制。借助新时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平台,结合AR和VR来完成沉浸式思政教育,为员工创设真实情境。比如,让员工在虚拟环境中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感受企业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日常工作中,并定期收集员工的学习和应用情况,分析创新的优势和劣势,做出改进。第二,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推行跨部门合作的工作理念,建设跨部门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小组,组内整合政工人员、业务骨干、技术人员以及不同部门的负责人代表,确保思政相关工作活动推行前,能够考虑到各部门的需求,也能更好的和企业实际发展结合。集合各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来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项目内容,确定思政教育内容比例,并完成信息收集、流程设计、技术支持,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第三,定期组织跨部门思政工作分析会议。跨部门的背景下,会议上能够实现思维、工作模式之间的碰撞,打破各部门之间的隔阂,并结合对应阶段的工作成效分析,根据规定对特定部门给予奖金、表扬、晋升等方面的奖励,调动各部门参与协作和配合的积极性。
(三)关注员工需求与建立反馈机制
为解决对员工实际需求关注不足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员工需求的关注和收集。企业在官网开设员工需求反馈模块,定期采用发放线上问卷、一对一互动等方式来收集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需求,并对其分析整理,明确员工的实际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企业政工人员下到基层,实现各个部门负责人、员工的一对一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耐心、温和的态度,细心聆听对方需求并记录,给予正向反馈,收集真实想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实行轮岗制度,亲身工作一段时间能够更好的了解基层情况,也能保证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建立反馈机制。
结论:简而言之,通过对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期间的挑战和优化措施分析,其能够助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企业在发展期间,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分析具体问题,探索发展方向和道路,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性,实现新时代下的经济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帅. 新时期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路径研究 [J]. 中外企业文化, 2024, (06): 167-169.
[2]朱雯琦. 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研究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 (11):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