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理班级,“慧”心育人

作者

冉小庆

和田市古江巴格乡中学 新疆 和田市 848000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从“智”理班级、“慧”心育人的视角去建构更为系统、完善、多元的班级德育体系,为学生健全人格重塑而助力铺路,则不仅是提升德育实效、贯彻“双减”理念的必然选择,更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初中学生德育工作改革、创新路径探究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在科学、精准、高效组织各项德育活动的基础上,从多维时空去拓宽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为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需要满足保驾护航。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

德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其实施策略、方式、手段等选择是否科学、恰当、合理、高效,不仅直接关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积极人生态度、良好道德品质等培育,同时更是保障“双减”政策之要求、思想、理念等深度践行的必然途径。基于此,教师在探析“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措施时,应以“减负增效”为目标,通过对多元化、体验式、丰富性德育活动、项目、环境等创设,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等进行浸润、感染、熏陶,以此去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延展性,让学生在全新德育生态内重塑健全人格,开启全新人生成长之旅。

一、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因人而异丰富德育形式

进入初中阶段,很多学生的个性特性会进一步凸显,其不仅行为表现上更加张扬、叛逆,而且思想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片面性、狭隘性。这使得班主任在根据“双减”要求落实德育教育时,必须从多层面切入,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现状、实情,并以预设德育目标为统领,去丰富德育形式,对不同学生开展针对性、差异性、个性化指引与点拨。让学生在被支持、被鼓励、得认可中认识德育之重要性,且逐步走出思想认识、人生定位、价值观念等领域的迷雾。同时,应参考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情绪变化、学习状态、心理状况等,就德育的侧重点、着力点予以倾斜。通过班主任的倾情呵护、悉心关爱,使德育形式更具丰富性。此外,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应多为不同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发挥所长、实践体验的机会,以此使尊重、理解、感恩、互助等良好品质深植学生内心。例如,对于学生思想认识上所存在的偏差、谬误等,应通过耐心引导、谈心交流等,去增强孩子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消除学生的不良认识倾向。而对于学习上困难重重的学生,则应在加强学法指导、习惯培养的基础上,利用一个信赖的眼神、鼓励的微笑等,帮助其重拾上进自信,且强化对学生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奋力拼搏的意志、品质等培育。

二、深度营造体验式德育氛围,科学高效拓宽德育渠道

班级是德育的主阵地。而和谐、欢悦、宽松、民主的德育氛围营造,则又会于无声无息、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更为积极的浸润、感染、熏陶作用。因此,教师应以加强德育文化阵地建设为铺垫,在充分发挥班级德育橱窗、展板等功能基础上,将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念教育等有关的手抄报、名人事迹、励志名言等,以更受学生欢迎的方式呈现至多时空、多领域,去落实对体验式德育生态的打造。同时,在班级管理制度、班训班歌班徽等制定上,应多征求全体学生意见与建议,且将其与学校总体德育规划有机衔接起来,让学生在彼此间的研讨、沟通、交流中,去认识德育的价值与意义,并着力于对一些关键要求的落实。而且,应多加强对一些体验式、探究性德育活动、项目的设计,让学生在参与社会调研、热点评论等过程中,获得使命感、责任感的提升,以此去开展对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养。此外,应将德育与环保意识培养、红色精神传承、优良传统学习等无缝对接起来,使德育的实施路径得以无限拓宽,让班级德育教育得以内涵化推进。例如,可借助“五四”青年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由学生自主编排一些充满正能量的节目、话剧等,用别样方式彰显新时代青年的独有魅力、风采等,进而实现对和谐班级德育氛围的创设。

三、深层搭建开放式德育平台,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发展

在初中学生德育实践中,“双减”政策的引领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而注重对家校共育平台的搭建,则又是巩固德育成效,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健全人格重塑的有力支撑。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初中学生德育工作时,应多利用家长开放日、家校座谈会等途径,就学校、班级某一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任务等推介给家长,且多从家长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等,在和家长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倡导家长通过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就班级德育外沿适度拓展。而且,应引导家长多借助家务劳动、志愿服务、自主研学等,和学生一起开展德育实践,在实践中锤炼学生的心性、品格等,让学生人格日趋完善。例如,可让家长在周末、假日等时机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红色基地、名胜古迹等,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以达到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的德育目标。又如,可通过家校座谈交流,就家长对学校、班级德育的一些新建议、新看法有选择性的吸纳、借鉴,使班主任德育教育在方法、手段、途径上更加多样。而在家校的协同互补、互相促进中,学生德育自会取得“减负增效”的良好效果。

四、结论

总之,德育既是新时代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与核心,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支撑。而以“‘智’理班级,‘慧’心育人”为导向,去搭建德育平台、丰富德育形式、拓宽德育渠道,使初中学生德育的实施与推进,更具延展性、开放性,则不仅是促进践行“双减”要求的必然选择,更是革新传统德育模式、提升德育实效的坚实保证。同时,在多元德育项目、活动等驱动下,学生接受德育之洗礼、浸润的方式也会更加多样,这又会为班级德育工作向纵深领域、多维时空辐射注入新鲜血液。可以说,“‘智’理班级,‘慧’心育人”既是新时代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高效推进的新方向、新尝试,更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新探索、新实践。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落实“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学生德育新格局构建时,应以“双减”所提倡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为参考,通过对学生身心特点、发展需要的深入了解、深度剖析、深层研判,去确立德育目标、汇聚师生智慧、设计德育活动、创设德育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中、体验中,去领略德育的实质与内涵,使新时代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更好作用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塑造。

参考文献:

[1]陈方.“智”理班级,“慧”心育人——“双减”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J].教育界,2024,(19):146-148.

[2]刘丁山.“双减”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果提升对策[J].文教资料,2022,(11):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