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
蔡晓芳
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实验中学 067055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自身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以此保证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其中大单元教学方法立足于新课标中“提倡以学习任务群为统领的单元主题教学”,能够将初中较为零散的语文知识凝聚在同一个语文框架之中,凸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以宏观的角度更好的掌握所学语文知识,并且更加深入的思考所学内容,以此潜移默化的强化自身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主要阐述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并且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初中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能力构成,这些能力为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后形成的个人发展必备要素和社会发展所需品格。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可以以更为整体的眼光看待所学知识,实现知识、技能、情感的三合一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交流自身看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且能够深入吸收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扩展自身文化视野,强化审美能力,使得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立足于大单元教学,采取有效的方式点燃语文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素养的融合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不仅涵盖语言文字的运用,还涉及文学、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大单元教学通过综合主题的设计,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通过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与历史、政治学科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在具体应用的背景下感受文字的意境。同时,初中语文学科中也蕴含着许多理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作者的具体用意,让自身的语文思维进行良好的发展,实现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种跨学科的大单元语文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全面素养,促进了多维度的知识体系构建[1]。
(二)加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大单元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以此保证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不仅要理解教材中文本的主要内容,还需批判性地思考作者对社会的讽刺和批评。此外,通过创意写作、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活动,学生可以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结合,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意。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跳出固有思维框架,探索多元化的解读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创新能力。同时,大单元教学法也可以与项目教学法共同实施,让学生有着更加宽广的选择空间,以此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制定单元主题,确认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制定号单元主题,再由单元主题确认单元教学目标。如何指导单元主题,确认单元教学目标为开展大单元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可以放眼于教材内容,可以发现人教版每个单元都有着“导语”模块,该模块的插图和文字一定程度上彰显本单元的主题,因此,教师可以以“导语”为突破口,为制定单元主题、确认单元教学目标做有效支撑。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部分插图为我们展示了茂密的树林,学生可以从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在文字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深情的进行朗读,让学生了解到本单元的内容与季节有关,并且了解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2]。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单元导语”可以有效的将笨蛋与你主题总结为“领略四季之美”。这一主题不仅能够让学生从字面意义上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于自然季节美的感受。这是,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设计以下单元教学目标:第一,通过阅读本单元的多篇课文,感受四季之美与自然之美,并且说一说自身对于美的理解;第二,通过对诗词的学习,了解古代诗人是如何通过季节景色表述自己的心境,强化自身文字鉴赏能力;第三,将学习单元知识后的情感进行抒发,并且通过创意写作的形式进行表述,让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发展。
(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单元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教育设施走进了语文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合理应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大单元教学,并且以此为基础创设更为生动的大单元语文教学情境。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报以更高的学习热情,强化课堂参与感,以此提高自身创新思维,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大单元教学内容生活化。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深入理解本单元中的人物形象[3]。比如,本单元人物形象较为多元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多篇课文中的经典人物形象视频,并且结合现代社会中的公众人物或其他小说中的角色进行对比。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文化背景生活化,文化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单纯的依托课本很难掌握其中的知识,此时,教师可以选择信息技术,将本单元明清小说所处的文化背景进行展示,并且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小说中文化作品蕴含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区别。最后,教师也要灵活多媒体技术,创设与单元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更加深刻的掌握本单元内容。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让各个学习小组在本单元课文中自主选择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活动。在排练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对应课文的影视剧,让学生对于课文有着良好的认知,这样他们在情景剧活动中能够有着更好的表现,并且自身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在单元活动下得到良好的发展。
结束语:通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教师可以了解到,制定单元主题和目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以及通过思维导图构建学习框架,都是行之有效的策略。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还能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参考文献:
[1]宋玉芬.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中学语文,2023,(28):93-94.
[2]伏秋洁.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J].汉字文化,2023,(14):126-128.
[3]王延旭.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23,(1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