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AI语境下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靓丽 刘朝晖 李昕昊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海口 570000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在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中,AI技术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基于此,来对AI语境下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创新发展进行研究,以期为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AI语境;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创新发展

AI语境下给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创新带来了机遇,很多学校美术教育中应用AI进行绘画全流程的实操,如智能抠图、优化图片清晰度、AI闪绘等,既突破教学资源的局限,实现了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还革新来教学方法,让学生见证艺术表达维度的革命性拓展。

一、AI技术为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带来的变革

(一)突破教学资源局限

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一直是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AI语境下,智能算法带来的风格迁移与跨媒介创作,人机协同创作中的艺术伦理新命题,生成式AI(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重构创作范式,借助AI工具,教师能够轻松获取海量的高清艺术画作,无论是古典油画的细腻笔触、中国水墨画的空灵意境,还是现代艺术的先锋创意,都能以极高的清晰度呈现在学生眼前。这些丰富多样的素材,让学生足不出户,便可领略世界各地、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魅力,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二)革新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普及,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成为了必然性。因为,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学习需求在发生改变,一些美术教师也在通过直播、录播等方式开展在线教学,应用多媒体进行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展示,以及艺术教育评价等。因此,AI语境下可以促进美术教育方法的革新,进而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如应用AI辅助工具链,从草图生成到动态渲染,其都能够即时给出色彩搭配、构图优化等建议,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少走弯路,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并且,给学生提供VR/AR沉浸式创作空间,为美术课堂创设出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沉浸和深入。同时,虚实联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双师课堂(人类教师+AI助教)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路径个性化推荐等,这些都是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下对传统教学模式重构的方式,目的就是提升融合教学质量,提高美术教育效果。

二、AI语境下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创新发展策略

(一)重新对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进行定位

AI语境下,豆包、deep seek,元宝等软件应运而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改革方面。在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中,就需要对教育进行重新的定位,开启智慧美术教育的新篇章。需要以“AI与人类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培养具备审美判断力与创新思维的艺术人才”为目标,即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辅助作用,如自动化绘图、色彩搭配建议等,进行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要清醒地意识到,尽管AI能够高效执行这些任务,但它始终无法替代人类在艺术创作中所蕴含的深度情感体验与价值创造能力。如AI可以模仿莫奈的笔触,却无法体会他创作睡莲时的心境;AI可以生成贝多芬式的旋律,却无法理解他对自由的渴望,这些情感的细微差别和价值的深刻内涵,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也是人类独有的优势。因此,就需要借助AI为教学工具,让其服务于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并具备深厚人文素养的美术创作者。而且,为了推动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还需要不断加强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升AI技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开发更多适用于美术教育的AI工具和平台,以及探索AI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更多应用场景。

(三)构建AI+美术与信息技术融合教育的新范式

在探索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进程中,构建AI+美术与信息技术融合教育的新范式正成为引领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首先,在课堂增效方面,可以通过AI辅助调色,提供色彩搭配的专业建议,使作品色彩更加和谐、富有表现力;构图分析功能则能帮助学生理解画面的布局原则,提升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作品迭代功能则鼓励学生不断尝试、修正,直至创作出满意的作品,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也促进了他们艺术技能的提升。其次,在创意激发方面,智能绘本创作工具能够根据学生的创意和想法,自动生成富有想象力的绘本故事,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跨媒介艺术实验则允许学生利用AI技术探索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与创新,如将绘画作品转化为动态影像或虚拟现实场景,从而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创作思路。此外,在评价创新方面,通过AI学情分析系统,教师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偏好和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调整提供有力支持;而个性化指导系统则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建议和反馈,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提升艺术水平。

(三)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当传统画笔与现代代码相遇,当丰富的颜料与精密的算法相互交融,这标志着美术教育正步入一个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全新时代。教师是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关键,因此,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以便其掌握这一前沿科技,从而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融合与应用。培训过程循序渐进,从基础阶段入手,逐步向AI进阶突破和技术特性深入,其中,在基础阶段,培训期AI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进阶阶段,培训老师接触并实践AI在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培训现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演示,让老师们亲眼见证了AI绘画风格迁移的魔力,如何将一幅普通的画作转变为具有梵高、毕加索等大师风格的艺术作品;同时,还需要培训老师的2D转3D建模技术,动态绘本生成,“文→图→视频”的智能创作链路等,让其通过这些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从技术上对AI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从教育理念上实现了对传统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全新认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AI语境下的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创新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AI技术研发与应用、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及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与协作等措施,可以推动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素养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超.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打造高效美术课堂[J].中小学电教,2024,(11):31-33.

[2]吴玲.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11):93-94.

[3]孙青.浅析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优势与不足[J].参花,2024,(27):128-130.

[4]朱秀春.优化教育,交互体验——谈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J].新课程,2021,(10):120-121.

[5]彭志新.优化教育,交互体验——谈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贵阳分会场)论文集.江苏省扬州市湾头中心小学;,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