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

作者

徐安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330022

摘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提升其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探讨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措施,分析其教育体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我国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教育;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体系

1新形势下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必要性

1.1国际局势变化对国家安全教育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安全形势日趋复杂。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威胁、国际政治动荡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各国的安全和稳定。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国家安全概念超越了传统的军事和政治领域,扩展至经济、文化、网络等多方面。因此,大学生必须具备对复杂国际形势的敏锐洞察力,深入理解国家安全在全球背景下的多维度属性,从而提升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

1.2国内社会发展对国家安全教育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国内安全形势也在不断变化。社会改革、经济转型、科技进步等都对国家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国家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科技创新战略等,均要求大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国家安全方面的认知。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需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贯穿于各个环节,确保学生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国家安全需求。

1.3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安全责任感和意识的提升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安全保障。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面对的信息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定维护国家安全,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措施——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

2.1基于师范教育特色,增强国家安全观教育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江西师范大学作为以培养教育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具有较为深厚的教育学科基础和资源储备。学校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在教育领域的优势,通过整合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将国家安全教育系统化、模块化、全程化,从而覆盖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可以从国家安全法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维度入手,设立专门的课程单元,使学生在理解国家安全整体框架的同时,能够深入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点。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国家安全观教育的课程考核与评估机制,确保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国家安全的深入理解与实际应用。通过系统化、全面化的课程设置,增强教育的连续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全面性。

2.2依托江西师范大学的信息技术优势,推动智慧课堂的高效建设与应用

江西师范大学在信息化教学手段上具有显著优势,拥有现代化的智慧教室和丰富的教育技术平台,为创新国家安全观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优势,推动智慧课堂在国家安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首先,学校可以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资源,利用虚拟课堂、电子教材等多元化手段,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国家安全知识,增强学习的便利性与灵活性。其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可以应用于国家安全教育的场景模拟中,增强学生的沉浸感和互动性。例如,通过VR技术模拟国家安全威胁事件,如恐怖袭击、网络攻击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应对过程,从而增强他们的危机意识与应对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构建国家安全观教育的线上讨论平台,让学生通过互动讨论与问题探讨,进一步加深对国家安全观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2.3发挥江西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联动作用,构建协同教育体系

在国家安全观教育中,江西师范大学不仅可以依靠校内资源,还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联动,构建协同教育体系。江西省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革命历史文化。这为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井冈山、瑞金等红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通过深入了解历史,增强学生对国家安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此外,学校还可以联合地方政府共同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主题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政府部门可以为学校提供最新的国家安全形势分析,企事业单位则可以提供国家安全在生产和经营中的应用案例,从而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理解国家安全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供学生实习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感知和理解国家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其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2.4结合师范专业的特点,探索多层次的社会实践和服务途径

江西师范大学以师范专业为主,培养的学生未来大多会进入教育行业担任教师,因此,学校在国家安全观教育中,必须关注如何将国家安全意识与教育职业结合。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师范生深入中小学、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国家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国家安全观的理解,同时将其教育给更广泛的群体。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分阶段的实践安排,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安全意识。例如,在低年级时,安排学生参加基本的国家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在高年级时,结合教育教学实习,让学生将国家安全知识与课程设计结合,尝试将国家安全观融入基础教育体系中。通过逐步深入的实践环节,使学生既能够提升自身的国家安全素养,又能够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传播国家安全观,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安全意识的下一代。此外,学校还可以与教育局合作,开展相关的国家安全教学研究项目,探索如何通过教育手段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中有效传播国家安全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

通过多方联动和资源整合,江西师范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其教育资源和技术优势,在国家安全观教育中构建一个系统化、多层次的教育体系。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学校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将国家安全观念融入到实践中,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鹤泷.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优化策略探赜[J].成才之路,2024,(19):13-16.

[2]徐宾,赵洹铎.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2024,(19):29-31.DOI:10.16400/j.cnki.kjdk.2024.19.010.

[3]柯闻秀,任安霁,王艳.普通高校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军事高等教育研究,2024,47(02):75-84.

徐安 1985年11月,女,汉,吉林长春,硕士研究生,讲师,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