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科技赋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路志俊 刘帅通讯作者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如何将科技赋能与“大思政”教育理念有效结合,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大思政”视域下科技赋能的必要性,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分析和在线教育平台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旨在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大思政;科技赋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创新实践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不仅仅关注身体素质的培养,还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科技的迅猛发展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新机遇,如何将科技赋能与“大思政”教育理念有效结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大思政视域下的教育理念
在“大思政”视域下,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这一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系统的培养,塑造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这一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全人发展,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使其不仅具备专业技能,更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体育教学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与机会。在团队运动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学习到合作、竞争与坚韧的精神,这些都是思政教育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集体主义和拼搏精神,进而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这种理念的落实,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科技赋能的必要性与优势
科技赋能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展现出巨大的必要性与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科技手段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沉浸式的运动环境,使学生在更真实的场景中体验运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此外,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学生的运动表现进行精准评估,帮助教师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通过科技赋能,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实现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能促进思政教育的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3“大思政”视域下科技赋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创新实践
在“大思政”视域下,科技赋能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带来了创新的实践模式。这一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运动技能,还增强了他们的思政意识,实现了教育目标的多重叠加。具体实践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数据分析的利用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等,为传统体育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3.1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通过构建模拟的运动场景,学生可以在沉浸式的环境中体验不同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田径等。这种技术不仅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运动技能,还能有效减少因场地和设施限制而导致的训练不足。例如,在VR环境中,学生可以进行实战演练,面对各种挑战,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此类沉浸式学习体验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提升参与度,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VR和AR技术通过创建模拟环境或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信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在体育教育中,这些技术可以模拟不同的体育活动场景,如足球比赛、滑雪训练等,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体育练习和互动,同时不受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这不仅增加了体育活动的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更精确的指导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
3.2数据分析提升学生运动表现与思政意识
数据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师能够实时监测和评估学生的运动表现。通过收集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各类数据,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体能、技能和心理状态的全面信息。这些数据的分析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还能够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例如,通过分析学生的运动数据,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训练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方式中进步。此外,数据分析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教师可以利用运动表现的数据,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训练过程,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面对困难时的决心。这种反思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升运动能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思政意识。通过讨论数据背后的故事,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运动与责任、团队精神之间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3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与思政课程的融合
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为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有效途径。这些平台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线上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外自由访问思政课程,学习与体育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使思政教育更加灵活和互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如在线讨论、直播课程、案例分析等。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还能激发他们的思考。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运动中的伦理问题和社会责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在线平台还支持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育更加个性化。
结束语
在“大思政”视域下,科技赋能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与创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分析和在线教育平台的综合应用,体育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运动技能,也有效增强了他们的思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将继续探索更多的科技赋能路径,进一步推动“大思政”教育的实践。通过不断完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力求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塑造具有健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敏燕.“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体育院校“四史”教育路径研究——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吉林教育,2024,(17):50-52.
[2]李萌,周岩,吴艳萍,等.“大思政”视阈下构建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多维评价体系的路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36(01):81-85.